标签:
苹果视网膜蓝光高清微软 |
分类: 电脑硬件 |
跨越蓝光与后视网膜时代展望
蓝光画质
IT业的历史,是一段不断被切割和细化的历史。
IT业知名的“摩尔定律”的第一描述便是: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CPU制程(制造工艺)从80年底微米级, 90年代已经不到一个微米, 95年以后,从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90纳米一直发展到45纳米和30纳米。
运送信息的管道因处理能力而不断拓宽,处理器与操作系统也不断升级。从最早的8位系统到16位、32位,到64位。互联网也由当年的56K猫,进化到现在动辄十兆的光纤宽带,十年前的羊肠小道,正在变身为名副其实的信息高速公路
当然,最明显当初人眼每天都接触的——屏幕。十年前,17寸1024*768的液晶显示器可以卖到数千元,算是奢侈品;而现在分辨率达1920*1080的24寸全高清显示器仅千元左右,已经是台式电脑的标配,这在十年前几乎不可想象。
1920*1080的分辨率是由上百家电视业与媒体巨头共同制定的蓝光格式的分辨率。
据说,传统的DVD技术采用波长为650nm 的红色激光和数字光圈为0.6的聚焦镜头,盘片厚度 0.6mm;而蓝光技术采用波长为 405nm 的蓝紫色激光,通过广角镜头上比率为0.85的数字光圈, 极大提升了存储容量。一张蓝光盘的存储量为25G是4.6GDVD盘的六倍,画质达到1920*1080。
苹果的后蓝光时代和的视网膜年
蓝光是个人和民用领域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影院iMax大约四倍于蓝光格式),所以消费领域的视频格式一般也以1920*1080为极限,而硬件企业往往也会考虑到蓝光格式的分辨率,将显示器、显卡的最高分辨率最高设置为1920*1080。
而在最近两年,我们发现随着电脑硬件的发展,1920*1080的蓝光分辨率正在被跨越。从电脑到电视,甚至从平板到手机,蓝光标准正在OUT中,而主流的IT设备正在进入后蓝光时代——视网膜时代。
2010年6月8日,乔布斯向全球发布了iPhone4,这款3.5寸的手机,却拥有960*640的显示像素,其分辨率更是达到了326像素/英寸——被苹果称之为“视网膜屏”。这款手机的分辨率接近720P的高清电视,一上市便大受欢迎。
当然,iPhone4的显示像素与蓝光格式还有相当差距,但在2012年,苹果的多款视网膜产品,让我们不得不把这一年定义为苹果的视网膜年:
2012年3月8日,苹果发布的第三代ipad,the New ipad的分辨率达到了2048*1536,是苹果第一款视网膜级的平板电脑,其显示像素超越蓝光高清格式近50%;三个月后的WWDC 2012,苹果发布的MacBook PRO笔记本分辨率也达到视网膜级,显示像素高达2880*1800,超过蓝光高清160%;
苹果最近的发布会是10月24日的新品发布会。会上,除了第四代ipad延续视网膜屏,苹果还发布了13寸的视网膜笔记本,Macbook Pro 分辨率达到2560*1600,显示像素是蓝光格式的两倍;而iMac一体机中也提供了27寸显示屏,2560*1440的显示像素,同样远超蓝光格式。
苹果将视网膜进行到底?!
苹果的视网膜设备还有多少?我想,未来从手机到电视,苹果不会止步。iPadmini的分辨率还是1024*768,相信在随后的两代产品中,将很快升级到iPhone4一样的视网膜屏,果粉们都清楚,这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
苹果电视的分辨率,也绝不止步于现有的蓝光格式,按照现有产品的演进速度估算,苹果也许会再蓝光基础上玩个double,推出3840*2160的接近iMax影院级别的电视。这个画面也可以才能算是视网膜级的,而这个像素也有可能是苹果台式机显示屏的终极配置。
笔者相信,苹果将会在两年内完成全系列产品的视网膜化,全部超越蓝光视频格式标准。
蓝光画质1080P手机
iPhone系列的显示像素并没有像谷歌系的手机,分辨率在与日俱增。最近几款蓝光级的手机,就让人大开眼界。
IT业后蓝光时代
后蓝光时代=IT业停滞期?
无论是当年百余家企业制定的蓝光格式,还是后来苹果提出的视网膜屏,都并非空穴来风,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后蓝光时代的IT业未来
如何硬件后蓝光时代的IT业?后视网膜时代的IT业将何去何从,笔者认为:
1 进入企业市场。为企业客户提供软硬件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不但能卖出硬件,还能获得不菲的收入,而且从以硬件为中心到以服务为中心,可以获得更稳定的收入,和更忠诚的客户。惠普和戴尔,已经开始谋划企业市场,惠普天价收购Autonomy,也是想在企业市场有所作为。
2 进入细分和垂直市场。电脑并非只为工作,只为娱乐,可以面向更细分的人群,如女性电脑、老人电脑、儿童电脑、学习电脑,每个人并非只有一台电脑,可以有多台可以互联互通的电脑将是IT企业的新机遇。我想,苹果的iPad可以拿出来做个榜样。
3 进入家庭市场。微软早年砸下重金狂推xbox360,终于成为电视游戏三强之一,现在更值得效仿。苹果电视2013年上市应该没有太多悬念,在中国,各大电视企业打出的智能电视牌,无非是想把电视变成客厅里的第二台电脑而已,这对于众多IT企业,无疑是个机遇。
总结:
我对后蓝光时代,或者后视网膜时代的IT业非常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