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写了《米晓彬108个创意》的序言,总觉得应该开始写点什么,否则就太对不起大家了!现在就说说我的第一个创意——电子导游。
上个月,国庆节老婆带着孩子来北京玩,我带她们去了恭王府。王府里导游很多,我们蹭了几家导游,听了半拉胡片。我留意到,很多人带着黄色的电子导游仪。我想起来,去年逛故宫也用过的类似的电子导游仪,网上查了下名字,叫“语音导游”或者“语音讲解器”。我记得每次租金是10元,押金是100,语音据说是王刚配的。
我找到生产厂家的官网,才发现这东西学名“语音导览机”。类似一个带地点识别(有的用GPS导航)功能的MP3,语音信息都存在导览机上。导览机可以连续工作24小时,还可支持多语种,可自动切换。在阿里巴巴上,语音导览机的型号有很多种。价格从150-1500元不等。
可行性
在我看来,语音导览仪完全可以变成手机上的应用。因为,无论是功能还是原理,都不难实现。语音导览仪实现在指定地点播放指定的音频信息。其中,地点识别完全通过手机的GPS和基站进行定位实现;而音频信息,既可以预装在手机里,也可以从过无线网络在线下载(在线下载更适合城市)。
而我所设计的电子导游应用的设计应该是:
1 首先收集大量的旅游资料库。这包括各地的旅游景点介绍、典故,资料还应该多语种的。
2 景点信息与地理信息做高精度匹配。
3 将每个旅游城市的语音数据分别打包,做成不同的APP,需要到哪个城市就下载哪个城市的资料包
4 如果GPS信号不好,可提供根据图片或者地图播放导览语音
5 如果可能提供文本阅读功能,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空间和带宽费用了。
6 电子导览还可以结合智能手机上的3D陀螺仪,根据使用者面向的方向播放不同的语音;
7
可以走出国门,做全球的旅游导览应用。
市场前景:
随便查了一个去年的数据,2010年国内旅游21亿人次。按照苹果市场最便宜的应用0.99美元计算,就算十分之一的游客使用应用一次,每年也会有12亿的收入,应该能超过一个门户网站的收入。
行业门槛:
事情很简单,也好想,但门槛并不低。
一个是庞大的旅游资料库,就够整理一阵子;
第二很多景点并没有3G信号,应用要设计成离线使用;
第三资料的多语言,需要大量的翻译工作,即便是类似Siri的机器阅读,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
第四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很费电,旅游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