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直到潮退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去年到今年的金融风暴很像巴菲特所说的“退潮”,我们也陡然发现,在资本喧嚣的海滩上,的确有几个没穿裤衩的裸泳者。在美国,这个裸泳者是6月29日被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判150年监禁的麦道夫;在中国,则是那个曾经被誉为天使大哥的刘晓人。
71岁的麦道夫被判150年监禁,如果他有命出来,应该是一个220岁的老妖精了,看样子他要在监狱里度过他的余生了。
而曾经号称中国民间天使投资第一人的刘晓人,最近也身陷囹圄,在一批债主的追讨之下,主动报警,知情者说,他的罪至少可以判无期。
仔细比较麦道夫和刘晓人,我们会发现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二者都是曾经的精神领袖,都曾是最受尊敬的人。
在麦道夫案发前,被视为大慈善家、华尔街的典型。麦道夫和他的妻子积极从事慈善事业著称,他们创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资助的慈善机构和公益事业遍布全美。麦道夫被推崇为有道德人的典范,有人开玩笑说,“如果麦道夫是骗子,他将把全世界一半人拖下水”。不幸的是,麦道夫真的骗子,而他也的确将遍布半个地球的投资者拖下水了。
刘晓人说,一个人不成功,那是因为你不努力,你不够善良,好人和努力的人一定会成功。
刘晓人三年前高调进入投资行业时,发下誓言,红鼎要做中国的IDG和红杉,他要做中国的孙正义。当年,别的浙商都炒楼炒煤,只有他选择了互联网,他把后半生交给互联网,为了这个事业,他要砸下3000万。它振臂一呼,便一呼百应,专家、记者、做投资的、做互联网的人纷纷围在他周围,他也俨然成了投资业的精神领袖。
另外,刘晓人和麦道夫另外一个相同点在于他们骗术并都不高明。
麦道夫的手法不高明。他使用的是一种很常见的庞兹骗局,麦道夫用其他投资人的钱给第一批投资人回报,在外人看来,这种生意风险很低——麦道夫的基金有着稳定的利润返还率,而且基金直到2008年一月份为止,基金规模达到171亿美元;很多人在成为投资者后,还介绍信的朋友进来,于是产生滚雪球效应,几年的基金运作很有点像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投资传销。结果也和传销一样,当资金链断裂,这个游戏也就随之结束。
麦道夫的触角伸的很远,连业内的名人难道诱惑,前微软总裁唐骏就是一例,不过他损失的270万美刀,和171亿里的大投资人相比,还是幸运得多。
刘晓人的做法几乎如出一辙,区别只是规模不同而已。CCTV采访了德清当地的一些投资者,他们最初几笔从刘晓人那里尝到甜头,感觉“人还蛮讲信用的”,但随后刘晓人狮子大开口,有些人还借钱给他投资,有人甚至倾家荡产。
看过刘晓人和麦道夫的故事,我们才发现经济危机之后,那些真正的裸泳者,麦道夫150年监禁,虽然时间够长,但也许只能用来平民愤,而刘晓人的未来,很多人估计是无期,两个不同国家、不同规模、不同领域的“投资者”,下场却几乎完全相同——他们在裸泳。
关于刘晓人的资料,我整理了一段由录音和图片组成的视频,应该是互联网上仅存的一段图像资料了,其他音频、图片乃至视频的资料虽有很多,但其中大多是受害者的影像,我也没必要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