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SN品牌战略误区

(2009-07-03 01:50:21)
标签:

杂谈

 

 

 

 

 

 

 

 

  上周末就听说,微软要在6月30日停止MSN 的Web服务,今天登陆web MSN,发现原来的服务果然取消了,MSN网站提示笔者:网络版的messenger已经集成到其他产品中。笔者按图索骥,原来这个功能集成到了hotmail里。

 

 

http://byfiles.storage.msn.com/y1pQol7Z_NNdwYIdGHCEowfZ8X6D4jZ36QQBgLEXy0JdcFMouGJY1zpydJeFGaZa0-tdLpw2gMqqLM?PARTNER=WRITER

 

 

  微软取消服务不是第一次,也绝非最后一次,网络版的messenger其实应该是很火的产品,因为拥有庞大用户群的MSN,完全可以在网络社区上有所建树,取得类似Facebook或者开心网这样的成绩,应当并非难事;可事实恰恰相反——微软此次关闭WEB MSN服务,很像是在竞争激烈的SNS市场里,貌似最有实力的那一方,出乎人们意料地,第一个举起了白旗——微软投降了。

 

 

  微软为什么在风头正旺,方兴未艾的SNS市场认输呢?笔者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微软的网络在线产品,大多靠收购和捆绑获得,而非产品创新。

 

 

  微软的互联网的资源,源于其巨大的投入、收购以及操作系统的捆绑。IE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应该是最高的,但取得这个成绩的原因是,微软的各个操作系统都捆绑了不同版本的IE。微软也因此吃了官司,最近,在欧洲遭遇到反垄断诉讼,据说要赔不少钱。所以,微软在欧洲发布Windows7的时候,专门制作了欧洲版——即卸载IE的Windows7。或许是为了报复欧洲人,这个版本竟然比美国本土版本的价格高出40%。

 

 

  微软的即时通讯工具,也被爆捆绑几个操作系统里,笔者的winxp在安装后,就自带了messenger。微软还收购了Hotmail,邮件服务给微软在线产品带来了不少流量。

 

 

  IE8中有加速器功能,以及默认的MSN网址,IM也会弹出一些msn官方网站资讯,这些为MSN的门户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而在几乎所有产品中,微软都在推荐自己的搜索引擎,原来叫msn搜索之后live搜索,现在叫bing。

 

 

http://byfiles.storage.msn.com/y1peAZghVffGaim51dXnHaF6z64YM3_yflhQkbWrdczy6YGzxHejcQnwClsXSNhoyChUT1Ql9ZVn_A?PARTNER=WRITER

 

 

  微软IE的加速器优先捆绑了自己的产品

 

 

  所以,微软的在线产品,从IE、msn messenger到hotmail 、bing和live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依靠捆绑获得的市场份额,真正属于微软创造,以及真正的产品创新却非常少。

 

 

  二 SNS市场微软惨败

 

 

  微软曾用2.4亿美元 购买了Facebook 1.6%的股份,但自身的产品却在这个市场上没有多少建树,msn web产品可以作为一个例证。回顾08年,国内诞生了不少SNS新秀,譬如开心网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从10万开外冲到全球排名100,其他如门户也推出了自己的SNS产品,腾讯的qzone,校友录,搜狐的白社会,新浪的朋友,而康盛的uhome更是让SNS称了中小网站继博客之后的标配产品。

 

 

  MSN的空间虽然来势汹汹,但现在无论是产品还是影响力,根本没法和QZONE等门户的博客和空间相提并论;至于SNS产品,更是在国内 几乎是个空白。WEB msn是基于网页的聊天工具,虽然挂靠在MSN的品牌之下,可这个web版一直都没有多少知名度,当微软关闭这个服务时,很多朋友甚至问我,WEB MSN是什么?

 

 

  三 微软混乱的品牌战略

 

 

  微软有很多互联网品牌产品,如hotmail、MSN门户、即时通讯工具、空间、live,但很多服务“有娘生,没爹养”。除了这个刚刚关闭的WEB MSN,6月30日,微软还关闭了微软理财软件Money、杀毒软件OneCare和百科网站Encarta。可以说,哪个产品都是炙手可热的市场,像OneCare在收购之前,也拥有不错的口碑和品牌,但最后被另外的免费杀软(morro)所代替。

 

 

  至于搜索引擎就更加搞笑,在中国市场上替代live推出的bing搜索,被很多网友戏称为“病搜”,尽管至今微软和他们所谓的专家不愿承认这个品牌设计的失误,但在国内,早已被传为笑柄。

 

 

  MSN是微软苦心经营的网络品牌,而MSNweb更是苦苦经营了五年,关闭一个五年的服务,不但让用户感觉无所适从,而且也说明,MSN这个品牌正在萎缩,就像同时关闭的其他几个服务(onecare)一样。

 

 

  新的在线IM服务集成在hotmail下,这个页面上打着Windows live的logo标识,这让笔者感觉有几分好笑。这让我感觉到,不但是web msn在做品牌收缩,即便像hotmail和live品牌,也只能选择挂在windows的品牌之下。如果是这样,微软的在线服务,又走上了靠操作系统提携的老路。微软的msn、live品牌独立生存能力越来越弱,“live”品牌实在有点名不副实,因为live自己都很难“live”(活下去)了。

 

 

  微软有的是资源、财力,但在很多市场上屡遭惨败,譬如杀毒领域,sns领域。在国内的网页im市场,更是被QQ WEB以及诸多的SNS网站所超越,微软不得不吞下失败的苦果,将web msn合并到邮箱中。

 

 

http://byfiles.storage.msn.com/y1pJzFPcsMPzl5nxOtIOBTNND8643xmnGbXY_MW5NKAm4lsR5QQdJ-xH3flDICwoyMrTk7Y5a_YNIc?PARTNER=WRITER

 

 

  腾讯web qq已经开始面向所有用户公测,受到很多海外用户和办公用户的欢迎。

 

 

  四、微软产品设计的本土化缺失

 

 

  微软的产品通常是全球通用的产品,有时甚至仅仅做简单的本地化,和一些中国本地产品相比,尤其是在在一些关键步骤的简单的细节上,差距都非常之大。我随便找个例子:

 

 

  一般网络产品,注册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拿QQ和MSN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以下是两个产品的注册截图:

 

 

http://byfiles.storage.msn.com/y1pap1fXtNdtQuwl713TZZOo3kTrq8ERX_hZYGpqIRrzBHtqHF3hU2yAuviwA2Hvopx54vXgI9iZ4w?PARTNER=WRITER

 

 

  这个是MSN的注册页面,密码提示问题六个,我能回答上来的问题只有第一个——母亲的出生地。“儿童时期最好的朋友?”我没印象;第一个宠物的名字,我没养过;最喜欢的老师,有可能是下一个;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有好几个;祖父的职业,我爸爸没告诉我。

 

 

  笔者能回答母亲的出生地点,但如果第二次再问我,笔者想到的答案也不一样,因为我忘记具体到什么程度:是应该回答省、市、镇还是村?

 

 

  看来,这个所谓的密保问题基本上是名存实亡,我从来不用msn找密码,因为密保问题答案我根本就想不起来。

 

 

http://byfiles.storage.msn.com/y1po6qn3GP9Ym5R8ZpMV90dfkXqSg4se46UVoS2f4-NP9YTEeGxRFL4S_g_13ekr8IPrnAPWn5oqe0?PARTNER=WRITER

 

 

 

 

 

这个页面是QQ注册时,密码保护提问页面,其中可以问三个问题,备选问题多达十二个,而其中笔者相信所有人,对于父母和配偶的生日,以及他们的姓名,出生地等七个问题,所有人都肯定能回答出至少三个,而且再次提问时绝对不会有混淆的答案。

 

 

  作为网络产品,注册ID是第一步,如果连注册ID的密码保护问题都搞不定,用户在丢掉密码后就只能选择放弃,这也就难怪,每天会有很多好友给你在MSN上发垃圾短信了,因为,他们密码找不回来了,他们的帐号就只能被黑客当成肉鸡,天天给你发广告了。

 

 

  看来MSN还真得有很多功课要做,一个简单的密保设计就能看得出,本土QQ和所谓全球的MSN之间的差别,二者用户体验的优劣差距实在太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