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需要自主产权的国家级搜索引擎

(2009-02-13 12:57:43)
标签:

杂谈

 

 

 

 

 

 

艾瑞公布搜索引擎数据

 

 

   昨天,看到艾瑞关于搜索引擎市场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百度处理了超过千亿条网页搜索请求,在中国搜索市场中占有73.2%的份额,这一数字与2007年百度72.6%的份额相比,提升了0.6个百分点。

 

 

     千亿搜索次数,平均到3亿网民,平均每个网民每天使用一次百度搜索,笔者每天至少十几次,多的时候几十次,所以,千亿搜索次数对于在笔者看来,似乎有点保守。

 

 

     有人觉得,百度在经济危机大背景下,市场份额还能提升,有些不可思议。我用Alexa对比了几家搜索引擎的数据,发现百度市场份额的提升并不意外:

 

 

http://byfiles.storage.msn.com/y1p0XzgF56zNK1yWVqfaeNKekipab2paqcl0BvtmSiaHT0fbkgDbMbFI7C_eIp-L-LsVspIOKHtEpu4VTJ_nkEbCw?PARTNER=WRITER

 

 

这张图是国内主流搜索引擎的用户访问图表,百度遥遥领先,在过去半年里增长明显

 

 

http://byfiles.storage.msn.com/y1p0ZfGhDT7YeR5EtcUj-R3SIv3k-YCr_mIfa__WdjI8S1cshzhneONqQuYCnwoHwur?PARTNER=WRITER

 

 

     这张图反应的网页搜索量比较,百度和其他几个搜索引擎的差距拉得更大,这是因为平均每个用户在百度上访问了更多网页,也反应了用户的活跃度。Alexa数据显示,谷歌中国(www.google.cn)每个用户的访问页面不超过9次,而百度却超过了12次。另外,从这张流量图也可以看得出,百度在08年流量上涨趋势非常明显,这些结果都和艾瑞的结论不谋而合。

 

 

谷歌本土化为何陷入停滞

 

 

      一般来说,一个产品在市场份额比较低的时候,其上升空间往往较大,而在接近天花板的时候,增长放缓,或者停滞不前。而在百度和谷歌对比中却发现,事实恰好相反。谷歌的上升空间应该很大,事实却是,用户数一直徘徊不前,活跃度也落后百度。李开复一直声称谷歌“有所进步”,但市场份额却证明谷歌距离中国网民普遍接受还很遥远。

 

 

      那么,谷歌本土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首先 谷歌过于注重市场和公关,搜索技术如中文分词技术,相关度方面没有显著提升。

 

 

     谷歌在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占绝对优势,源于他们英文搜索技术的成熟。但汉语不同于字母语言,分词机制并不相同,中国的汉字既不同于“字母”也不是“单词”(WORD)。中国常用的2000多个汉字,既象单词一样有独立含义,又象字母一样可以组成大量词汇,2000个“汉字字母”的组词能力远远超过了26个字母,也造就了中文搜索的独特性。汉字分词技术是中文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无论是专利还是人才,百度拥有更多资源。

 

 

    可是,我们却发现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先生, 经常扮演的角色不是产品研发领头人,却把更多精力放在里市场推广,收购。我们经常看到李开复出席各种演讲、会议,但却很少听到谷歌在中文分词领域有革命性的创新,而谷歌用户的搜索体验并没有实质提升。用户永远是产品的试金石,再多的市场宣传,再多的流量导入都不长久,只能昙花一现。而这正是谷歌用户活跃度不够的一个原因。

 

 

     其次 注重收购,但产品整合度不够。

 

 

   百度借助百度通行证和百度hi,整合了百度各种服务,各个服务相互是打通的,用户登陆后,所有的服务都能聚合在一个页面上。而这点,谷歌却很难做到。谷歌收购了包括265、天涯等一批流量不低的网站。但他们只为谷歌带来了流量,用户,但却很难留住用户,难以整合带来的是,用户体验的下降。用户需要重复登陆谷歌购买各个服务,费事耗力,这也成为谷歌中国的硬伤之一。

 

 

     而只注重收购和公关,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谷歌中文产品的研发能力让人怀疑。目前,谷歌在中国推出的产品服务,大多是美国产品的延伸,但却鲜有让中国人眼前一亮的产品,譬如百度的贴吧,百度知道。谷歌中国成了谷歌在中国的渠道中心,而非研发中心,这也是谷歌本地化最令人担忧地方。

 

 

http://byfiles.storage.msn.com/y1pr0R0UYCLRotam0LQtiY3uG7HJG7gixTHYg-ZA0wzAnDXHErC-VVBR2J3zMiwdLrz?PARTNER=WRITER

 

 

该图是百度和李彦宏申请的专利,技术出身的李彦宏,对搜索技术的研究相当专业,其申请的专利几乎步步不离搜索,而这些中文搜索技术是谷歌所缺乏的,也是二者在中国市场份额差距悬殊的重要原因。

 

 

中国需要自主产权的国家级搜索引擎

 

 

      2008年底,奥巴马获得了美国总统大选胜利。而谷歌的CEO施密特正是支持奥巴马的一派,这个号称“网络总统”的奥巴马也投桃报李,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组建一个17“过渡经济咨询委员会(TEAB)”,这个委员扮演政府智囊团的角色,施密特也是成员之一。至于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竟然是奥巴马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1983届国际关系专业时的同学。看得出,谷歌和奥巴马政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当谷歌这个技术引擎和政治沾边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担心我们的国家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字的增加,很多人养成了搜索的习惯,搜索引擎公司往往成为流量最大网站,因此也最容易获得用户信息的网站。每天,用户会向搜索引擎提交数以千万甚至上亿的搜索请求,如果对这些请求进行汇总和分析,往往得出很多重要和关键的信息,有时甚至能形成国家层面的信息汇总,海量用户的搜索引擎相当于,每天都在进行大规模的信息采集。

 

 

    谷歌是全球流量最大的几个网站之一,在中国流量也已经非常可观。一个和美国现任政府走得很近的网站,每天都能获得大量中国一手信息,他们在中国的发展一定会让中国政府有所警觉。一个例子是,谷歌地球经常暴露一些国家的军事目标,已经让很多国家政府反感。现在,谷歌地球还提供了图片上传功能,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完全可以通过照片对对谷歌地图的修正,而修正后的地图则可以帮助导弹精确制导。谷歌地球的图片上传功能正在被很多国家抵制,而这也应引起我国的重视。

 

 

     2009年,是奥巴马上任的第一年,也是中美关系非常微妙的一年。谷歌既可以成为中美合作的纽带,更有可能扮演最尴尬的角色。这正是谷歌在2009年面临的危机。而中国要做的则是,扶持本土搜索引擎。因为,这不仅是发展互联网产业的需要,而且也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