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把匹兹的三种最常用上杆距离(6英寸、12英寸、18英寸)转换成自己的数据
(纯属娱乐、搞笑,各位网友切勿当真)
############
匹兹建议练习推杆时练习三种最常用上杆距离,6英寸、12英寸、18英寸。换成厘米,是15厘米、30厘米、45厘米。
根据匹兹“推杆时双脚站位,内侧与肩同宽”的建议;按照我的理解,一般来说,30厘米相当于上杆到匹兹右脚尖的位置。那么15、45厘米相当于他本人标准上杆基准的0.5倍和1.5倍
不知道匹兹的上杆下杆节拍是多少,所以不好推测他的上杆1倍基准在果岭速度为9(匹兹文中举例时喜欢采用的数据)推出多远,姑且假定等于3倍的果岭速度,3*9=27英尺,即9码。
也就是说,假定匹兹上杆30厘米,推出的球滚动9码,
按照匹兹的“基本对称”的推杆方式,那么,他的上杆幅度和滚动距离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二次方的关系。那么,他的距离是:
上杆30厘米,滚动9码
上杆45厘米,滚动18码
上杆15厘米,滚动4码(9/2.25)。
(最常用的最小上杆幅度,滚动4码;似乎不符合匹兹“多抓线、轻柔过洞”的思想?那么,推测他的上杆15厘米,应该是滚动1.5码到2码)
于是假定他:
上杆15厘米,滚动1.5--2码
上杆30厘米,滚动3.75-4.5码
上杆45厘米,滚动7.5-9码。
(力度不会这么柔吧?存疑。)
*************
本人推杆方式不属于对称方式,采用的是“滚动距离与上杆幅度呈线性关系”的“少上多送”方式,
在速度为9英尺的果岭上,
宽站位:
上杆76厘米(3倍基准幅度),滚动9*3=27码
上杆25厘米(基准幅度),滚动9码
上杆38厘米(1.5倍基准幅度),滚动9*1.5=14码
如果上杆12.5厘米(0.5倍基准幅度),滚动9*0.5=4.5码
窄站位:
上杆76厘米(4倍基准幅度),滚动7*4=28码
上杆19厘米(基准幅度),滚动7码
上杆38厘米(2倍基准幅度),滚动7*2=14码
上杆57厘米(3倍基准幅度),滚动7*3=21码
如果上杆9.5厘米(0.5倍基准幅度),滚动7*0.5=3.5码
******
这个3.5码,肯定不应该是“最常用的最小上杆幅度”。
*****
最常见的,最重要的,是1码左右的推杆,
加上需过洞的17英寸,42厘米,则为1.45码左右。
**********
19*3.5/7 =10CM---适用于3.5码左右,多练
19*2/7= 6CM-----适用于2码左右短推,多练
19*1.45/7 =3.5CM----适用于1码左右短推,多练(抓线在左洞内或右洞内,势在必得的一推可以适当灌洞,上杆可4至6厘米,但是一定要少抓。不可又想灌又想让它走线。)
中长推,以19CM为基准上杆幅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