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和安全的矛盾:达到目的了,可是又纠结了----
上上个月的某一天,和朋友们在春城湖畔山景一起打球,有人提议按“大流氓规则”,就是说只要球没有停在球道就算OB。起初俺表示反对,认为这种大流氓打多了有副作用。但是其它俩人也同意,并且说“规则俺们都不熟,总是听你的,你说了算;好像不公平。”。俺只好说,既然这样,那随你们便吧。
这场球最终打成了85,因为失误很多。比如其中有一个5杆洞,因为想两杆ON,加了过多的力,1号木开出的球落在球道左侧之后向左滚向长草。用1木打暂定重新开一个,又是上一杆同样的弹道和轨迹。不服气,再次用1木打暂定重新开一个,又是一样。继续暂定,改用3木,放到了球道上。
走过去看,发现前仨球都在长草了。其中第一个和第三个进入长草虽然只有十几、二十几厘米,但是事先约定那就算OB.
所以只好再打第7杆开出的那个球。结果,是9上1推,加5。这一洞输惨了。
掏出大把银子之后忽然明白,这大流氓分明是对着俺来的嘛。SIN A * 250=43,SIN A * 330=57,SIN A *
350=61;就是说,假如同样是对着球道中心开球偏10度;他们开球两百三四、两百四五,偏了10度就是43码,依旧在球道上;俺偏10度就是57码、61码,那就在长草了。
又仔细一想,假如这洞没有那仨进长草,开始就用3木,减去6杆那还是-1呢。TMD,不用1木照样比你们远,不用了!
后来的那些洞,开球不失误了,很快赢回了不少。
##########
这场球之后,我的球包里很少能见到1木的身影了;不但没有1木,连3、5木也都是截短了的杆身。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用1木成绩反而更好------比如,一周前的那场73就是没带1号木的结果。
嗯,就这样;不要距离,只要安全。
##########
但是,从前天开始,俺又开始纠结了:没有距离还真的不行。
事情出在前天的云海湿地的那场球。前天周日忙里偷闲跑到江苏泰州的云海湿地球场;因为热带风暴“梅超风”对江苏的影响,球场上风力不小;而且奇怪的是,打完了全场18个洞,感觉顺风的只有俩洞,其余的洞给俺的印象似乎都是逆风。
俺在过去的博客里曾经多次提到说俺不会打逆风或者顺风的球,因为攻果岭时候总把握不住距离。但是这次,不仅仅是把握不住距离,而且严重的是,根本打不出距离。当然需要特别一提的是,俺带去的球包里,根本就没装1号木。
比如450码的4杆洞,按照俺事先做的“球道攻略”的功课,那是3木打270到沙坑前,剩180再用7铁攻旗杆。但是现场实际情况是,俺抽出最长的那支,3号木,顶着风开球之后走过去一看,居然还有200码甚至210码。于是,原计划的7铁不成了,必须用4铁甚至5木。用4铁甚至5木攻旗杆的准确度自然比中铁杆差多了,这个时候的俺想的是,干嘛不带1号木来打抗风球,真是失策呀失策。
唯一觉得打出距离的是第18洞,554码的5杆洞,顺风,使用了两次3木,把球打到了果岭边沙坑中。这洞的第一杆开球总算顺着风开出了差不多270码(顺着风才打270不到,分析是因为飘着毛毛雨,空气潮湿影响飞行;地面潮湿影响滚动,而且也没打中甜点。),还剩差不多290码,过水需要飞行260码。看着风势越来越大,觉得借风势3木打290或许有可能?拼了算了。侥幸的是这第二杆还真的飞过了水塘,不够幸运的是球稍稍偏了几码,砸在离旗杆20码处的沙坑里,没能继续滚上果岭。
########
虽然云海湿地这次86杆的成绩也不算太烂,但是,但是,如果开球的那一杆再远一点儿,攻果岭怎么会逼得自己非用长铁不可?第18洞,如果开球再多10码,那第二杆岂不是有机会飞越沙坑停在旗杆边?至少,第二杆岂不是不需要3木就可以攻果岭了么?
云海湿地的这场球,让我对自己的“不要距离,只要安全”的思想又产生了怀疑:遇到长的球道怎么办?顶风打不出距离怎么办?-------这不,我又开始把1木放进球包了。---------就像当年去了某个球场受挫之后就到处寻找低弹起角度挖起杆甚至零反弹角挖起杆一样;就像当年跟着高尔夫大师杂志社的朋友们去艾力枫社的松散的沙坑里打了场球之后就换用大反弹角的沙坑杆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