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寒?还是风热?

(2010-06-09 16:08:45)
标签:

杂谈

风寒?还是风热?


 


 

    开场白:没想到,天天对人讲健康,处处让人重身体的小编我最近也被感冒了一下腰,鼻塞、流鼻涕、喉咙疼、咳嗽,先用老办法试一下吧:洗个热水澡,蒙头睡上一觉,可第二天一早醒来,以前屡试不爽的妙方却失效了。生病让我的身体和情绪都萎靡不振,为了不耽误工作,我决定去买些药。导购员听了我的情况后,建议我买治疗风寒感冒的药,可谁知道,药吃下去感冒仍不见好,喉咙更加干燥和疼痛,吃到稍微硬的食物,喉咙就受不了了,而且鼻涕仍然一大把。到底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问问身边人,一个也说不清楚,记者就此请教了云南省中医医院心肺科主任医师梁晓鹰。

    看症状辨别冷、热感

    梁晓鹰医师解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二者可以从症状上加以辨别。风寒感冒主要是身体受凉引起的感冒,表现为:患病的最初几天打喷嚏、流清鼻涕、头痛及周身疼痛、怕冷;风热感冒一般是由于人体比较燥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火时受凉后导致的,表现为:流浓鼻涕、咯黄痰、喉咙疼、咳嗽、大便干等。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最大的区别就是风热感冒会咳嗽、喉咙疼,像扁桃体发炎一样,喉咙会充血,但风寒感冒不会有这些症状。

    由于云南是高原气候,较干燥,如果风寒感冒初期没有及时治疗、治疗不当或吃了过多上火的食物,一般在一两天后会由风寒感冒转为风热感冒,而转移的标志就是出现流浓鼻涕、喉咙疼、咳嗽等症。

    感冒用药一定要准确

    经过梁晓鹰医师诊断,我患的是风热感冒,但由于病情判断错误,得了风热感冒却吃了治疗风寒感冒的药,导致体内更,加上干燥的气候,病情也就加重了。她告诉我:感冒拖长了会拉长病程,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其他疾病如心肌炎等,因此感冒后通过自己感冒症状的不同表现要及时吃药、及时治疗,当然最重要的是用药一定要准确。

    为什么有的人洗个热水澡、睡一觉,感冒就好了?对于这个问题,梁晓鹰医师是这样解释的:这种方法实用于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年轻人,他们身体的白细胞再生能力很强,犹如国防军的白细胞与病毒或细菌进行一番战斗,白细胞将病毒或细菌吞噬后又迅速再生,所以这些年轻人没有吃药感冒就好了。  实习记者 赵达阳

    小帖士

    治疗感冒小偏方

    梁晓鹰医师认为,在分不清自己是得了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的情况下,不要吃过于寒的药,以免损伤自身的免疫力,可以用风寒感冒冲剂和风热感冒冲剂各半包,合在一起用水冲服,每天两次;另外,由于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睡觉能加速感冒的康复,因此喝鸡汤,睡大觉也是不错的治疗办法;同时,保持好心情也可以增强抵抗力。

    对于感冒的治疗,梁晓鹰医师给了一些有益的建议:由于感冒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自己不能乱用药;在服感冒药的同时可以吃维生素C片增加抵抗力,减轻感冒症状,缩短病程;而且感冒时,饮食应该清淡一些。

 

感冒分有汗---风热, 无汗----风寒. 
有汗的感冒: 发热(温度不会很高),汗出, 恶风,恶寒 
无汗的感冒: 发热(高烧), 头痛, 骨节酸痛, 浑身疼痛 
还要看有没有痰,清稀的一般是风寒,稠浊的一般是风热。感觉头身重,就是头重脚轻的是风热。还有看看自己眼白部分,是否发黄,如果是,也说明很有可能是风热。感觉脚无力,脚抬不起,那么很可能是风寒。口干,喜欢喝凉点的水还是热点的,喜热的很可能是风寒。 
现在这个时节,绝大多是风寒,只是有些风寒程度较重,可能会出现一些发热等这样的风热的表象。 

 

 

感 冒;普通感冒,不传染。包括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署湿(肠胃)感冒。体虚感冒。

  流行感冒:季节性,具有传染性。

病因:1,受外感邪气,风,寒,署,湿,燥,火。2,体弱,免疫力低,3,传染。

病症及治疗:

1风寒感冒,身体乏力,头晕,鼻不通气,流青鼻涕,咳嗽,白痰有沫,不愿喝水,怕冷喜热。

祛风散寒,(1)姜糖水(2)速效伤风胶囊。

2风热感冒:身体乏力,头晕,鼻不通气,流黄鼻涕,咳黄痰成块。喜凉怕热

请热,解毒,去火,(1)白菜根煮水喝。(2VC银翘片。

3,署湿感冒:夏季胃肠感冒,身体乏力,没劲,头沉如戴帽,上吐下泄。解暑降温,藿香正气水。

4,体虚感冒;周身无力,(1)喝鸡汤,(2)吃正痛片。

5,流行感冒:板蓝根冲剂或大青叶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