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话故事---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

(2007-07-14 10:30:26)
标签:

精卫填海

神话

伊利亚特

诺亚方舟

阿波罗

分类: 漫笔 乱弹
 神话故事

 

    这几天电视节目中播出的《精卫填海》,很好的题材。中国有很多妇幼皆知的神话故事,这些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比如山海经,其影响与其价值,应该更胜于外国的诺亚方舟,值得好好挖掘,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与外国的神话故事,大部分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山海经另当别论,有一点儿象司马迁的史记或者徐霞客的游记)。比如西游记。中国的神话故事其实就是中国社会的写照,天神中的组织和管理就和政府的组织和管理大致相同,天神中的皇、帝以及其他天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皇、帝与大臣。外国神话,比如希腊的神话与传说,涉及的是天体、星座等。用个不一定恰当的区分,好像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这样理解其实也未尝不可,因为中国在向西方学习之前的几千年历史里一直是没有自然科学的。当然普遍中也有例外,比如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比如前文说过的《山海经》。

 

    看了几集,觉得题材不错,体裁也不错;编、导也不错,故事基本都能在《山海经》里引经据典找到出处;演员的表演也不错。如果说硬要挑一点儿毛病的话,那就是情节有的时候显得啰嗦了一些和一些表演太过了一点儿。估计是编、导担心刻画和表现人物的善与恶的时候不过火观众就看不出来吧。就象电视《笑傲江湖》里刻画和表现的令狐兄一样,善良过了头就是愚,忠厚过了头就是蠢了。

 

    另外还有几点,不知道是否是我自己的知识不够还是编、导另有考虑。比如,共工与义和同归于尽,使不周仙山倒塌,也可引用《准南子·  天文训》:“ 昔者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不知为何没有引用。又比如,小时候读过屈原的《离骚》,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印象中是“羲和”不是“義和”。又比如,太阳神一词好像是希腊的神话里的阿波罗,中国的神话里好像没有“太阳神”一词,只有赶着太阳车之说,但电视中赶着太阳车的,明显只是那个“司机”白帝。另外也有几处,大概因为演员不很熟悉古代神话人物而把水神火神弄颠倒,使得美玉有瑕。

 

    感觉博友中有不少学中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高人,欢迎指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