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给你写的一份私藏旅行宝典-2019年中秋,我在槟城的狂欢(六)侨生博物馆

标签:
东南亚旅行摄影旅行游记马来西亚槟城 |
(六) 侨生博物馆
在槟城29,
Church Street(打铜仔街)有一座名叫“海记栈”绿色的2层建筑,是已故华人甲必丹(等同于现在的州长)郑景贵是在十九世纪末所建,现在是槟城的侨生博物馆,也叫娘惹博物馆Pinang Peranakan Mansion, 是我在槟城去的第一家博物馆。
峇峇娘惹又叫土生华人,是十五世纪初定期定居在马来亚(今日的马来西亚)的满刺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明朝人的后裔,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还有小部分客家人。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著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称为baba
nyonyo峇峇娘惹。
明代郑和下西洋时,经过马六甲时,有一部分随行人员留在了当地,这些人定居后与当地马来族或其它民族通婚,马来语称他们的男性后代为Baba(峇峇)、女性后代为Nyonyo(娘惹)。Baba
Nyonyo峇峇娘惹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新加坡比较多。那年去新加坡,我参观了新加坡的娘惹博物馆,这天我来到了槟城的侨生博物馆,继续探寻峇峇娘惹文化。

在槟城,娘惹是一种风格派系,包括:服装、饰物、生活用品、菜系等,侨生博物馆是了解槟城峇峇娘惹文化的不二之选。对了,侨生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是周一至周六9:30am-5pm ,每天的11:00、13:00、15:00有不同语言的导游讲解哦。门票是成年人RM20,儿童免费。
走进侨生博物馆,中庭是一个天井,天井正对着的是旧主人接见客人的大厅。大厅漆金木门上的木雕贵气精致,彰显着当年郑家显赫的家势。
郑景贵(1821-1898),原名嗣文,号慎之,广东增城人。郑景贵的父亲因家庭贫困,只身远赴马来西亚谋生后久无音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郑景贵奉母命到南洋寻找父亲。到马来西亚后在霹雳州找到在经营仅可糊口的小本生意的父亲,并跟随父亲谋生。其父的生意在机灵聪敏的郑景贵打理下,日渐起色,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郑景贵40岁时已经跻身富商行列。
马来亚锡矿资源丰富,当时并没有人开发, 郑景贵以雄厚财力率先投资矿业,10年用心经营下来,郑景贵已是富甲一方。他拓展矿业成功,带动了当地百业兴旺,郑家鼎盛时期,实业发展到香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地,是锡矿业的巨头。
广东增城盛产荔枝,郑景贵在修建这座大院时,在许多的木雕上除了传统寓意的鸟兽外,还容入了家乡的荔枝,以慰解思乡之情。
海记栈是一座整合了东方古典与西方时尚之美的建筑,除了传统的中国木雕外,还有欧洲的彩色玻璃花窗、英格兰的地砖、苏格兰的铜器、各式各样的中西装饰品,在侨生博物馆内的1000多件藏品里,满满的中西文明融合之美。

时代跌宕,海记栈几经易主后由槟城富商所购,新主人在修复这座充满故事的建筑时,保留了海记栈原有的建筑风格,并把自己多年收集而来的那些关于槟城、关于Baba
Nyonyo峇峇娘惹文化的藏品在这里展示,让这里成为今日所见的侨生博物馆,为世界各地的游人展示峇峇娘惹文化曾经的风采。
侨生博物馆内有几个不同主题的展厅。有会见重要客人的厅堂、有宴请宾客的餐厅、有主人办公的书房、有呈现娘惹生活起居的房间,在侨生博物馆内可以好好地了解槟城的过去与认识娘惹文化。

历经岁月的纯铜听筒、实木机座的电话机,彰显着它在那个时代的通信地位

这台古老的打字机不知道来自哪个国家的呢?可能当年经这台打字机打出过无数郑景贵生意上的重要文件。

走进一个主人宴请贵宾的西式餐厅,里面华丽的玻璃花窗、豪华的桌椅、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奢华的布置让我不禁发出“哗!”的感叹。脑补了一下当年主人在这里宴请各国宾客时推杯换盏的场面,嗯,好象闻到了阵阵酒香。
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殖民军犯我国南疆 ,清政府告急。郑景贵认为救国御侮人人有责,毅然捐助巨额军饷,清政府为表彰他赤诚爱国,赐封郑景贵及他的林氏夫人三代享受二品官衔荣誉。
所以图中的 郑景贵与夫人身穿朝服,右边的是画像是郑景贵,左边的是郑景贵的大夫人林氏夫人,她一生生活在增城,未曾踏足过槟城这片郑景贵发迹的土地。
这画像好象是郑景贵的母亲,因郑景贵以母亲的名誉捐赠巨额军饷,所以清政府赐同样有官衔荣誉给他母亲。但忘记了这画像是否郑景贵的母亲还是他的二夫人了,SORRY啊!

这是一个关于婚娶的展厅,婚房内的每样摆设都向每个游人展现它们当年的奢华与尊贵。

奢华的婚床上的每一个布置都很有讲究,代表着不同的美好寓意。

在侨生博物馆内按当年的样子保留着郑家的祠堂。广东人有着特别深刻的家庭观念,每个家庭都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郑家虽然离开家乡远在槟城生活,但一直保留着家乡的传统风俗与生活习惯,从这座祠堂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可见一斑。

在侨生博物馆内有一个专门的娘惹文化展厅,这里面展示着各种与娘惹文化有关的藏品,这个是娘惹出嫁的凤冠

娘惹从小就要学习女红,未嫁之时就要一针一线给自己绣嫁妆,在那个年代娘惹们的嫁妆精致与否,直接影响着婆家对这位娘惹的印象和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在那时候娘惹们能做一手出色的女红,是娘家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证明这个家庭有教养。

一些大户人家的娘惹会用金线织绣嫁妆,为了让金线呈现不同的颜色,会先用有颜色的线绣一层底色,再在上面绣金线,手工讲究繁复,成品栩栩如生,奢华!

娘惹出嫁里的金饰

这个钻石皇冠应该是从国外传回来的吧

在侨生博物馆内有一个专门的展区阵列娘惹瓷。娘惹瓷(nonyaware)主要是指晚清民国时期(十九世纪 中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南亚马六甲海峡一带(主要 是马六甲,槟榔屿,新加坡三地)的土生华人从景德镇专门订制的一种粉彩瓷器,常饰凤凰牡丹图案,用于喜庆场合如婚 礼,寿宴,春节等,后来也用于13常生活.这种外销瓷器数量巨大,风格统一,有着鲜明的特色,仅大量见于东南亚地区。

娘惹瓷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色彩丰富、华丽,主色调为红色(洋红、官粉)和绿色(碧绿、水绿)。与当时的内销粉彩瓷相比色彩更为华丽。 瓷面多为红地开光或绿地开光,在浅绿或胭脂红地上再饰大红大绿的折枝牡丹和凤凰,两者形成红绿对比的鲜明色彩。







这几年娘惹瓷在内国越来越受关注,受到国内藏家的追奉,我之前一直对娘惹瓷没有认识,这次在侨生博物馆参观时,遇到2位在景德镇读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槟做毕业论文调查,在他们的讲解下,我初步认识对娘惹瓷之美。谢谢偶遇的他们!


古老的打字机与电话

历经岁月的纯铜听筒、实木机座的电话机,彰显着它在那个时代的通信地位

这台古老的打字机不知道来自哪个国家的呢?可能当年经这台打字机打出过无数郑景贵生意上的重要文件。


这是一个关于婚娶的展厅,婚房内的每样摆设都向每个游人展现它们当年的奢华与尊贵。

奢华的婚床上的每一个布置都很有讲究,代表着不同的美好寓意。

祠堂屋顶上富有广东广府祠堂建筑特色的宅饰。

在侨生博物馆内有一个专门的娘惹文化展厅,这里面展示着各种与娘惹文化有关的藏品,这个是娘惹出嫁的凤冠


一些大户人家的娘惹会用金线织绣嫁妆,为了让金线呈现不同的颜色,会先用有颜色的线绣一层底色,再在上面绣金线,手工讲究繁复,成品栩栩如生,奢华!

娘惹出嫁里的金饰

这个钻石皇冠应该是从国外传回来的吧

在侨生博物馆内有一个专门的展区阵列娘惹瓷。娘惹瓷(nonyaware)主要是指晚清民国时期(十九世纪 中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南亚马六甲海峡一带(主要 是马六甲,槟榔屿,新加坡三地)的土生华人从景德镇专门订制的一种粉彩瓷器,常饰凤凰牡丹图案,用于喜庆场合如婚 礼,寿宴,春节等,后来也用于13常生活.这种外销瓷器数量巨大,风格统一,有着鲜明的特色,仅大量见于东南亚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