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第五次到访到广东三水大旗头古村这座清代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的私宅时,就想什么能到郑绍忠的前任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的私宅“德安里”看看,这个愿望在离开棉湖后就实现了。

德安里位于广东普宁故城洪阳镇南村,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名将方耀与其兄弟共同营建的家族集居寨,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也是国内罕见的府第式古村落。

无人机航拍德安里
清道光十四年(1834)方耀出生在普宁县城洪阳西村,共兄弟6人。方耀官至广东水师提督,与四弟方勋都是清廷在编的武官,而其它的兄弟也先后受到清廷的赐封。方耀靠镇压太平军残部而发迹,因骁勇善战,被《清史稿》誉为“谋勇将军”,并被清廷赐号“展勇巴图鲁”。在他任潮州总兵期间,“清乡办积案”惩办匪众三千余人,这就是对潮汕的安定起了很大作用的“方大人办清乡”。方耀在汕头市达濠区以“教化”手段肃清地方黑势力,消除因帮派争斗造成社会治安动荡不安之举,深得人心。当地老百姓因感念方耀整顿社会治安的功绩,而修建的“方大人公庙”至今香火犹未绝。
在方耀的诸多建树中,最为人们所称赞的是他重教兴学。在任潮州总兵期间,他督导修建了几十所书院、乡校和私塾上百所。方耀还开设韩江书局刻印图书,筹款建惜字宝文社;每年雇两人赴各地收罗字纸,涤净焚化埋入字纸灰墓,以示珍惜文字,崇文爱士,教化民心,以诗礼之气潜化凶悍之风。此外,方耀还筑堤疏河、兴修水利;屯兵开垦、围海造田,施惠政于民。
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爆发后的翌年,方耀署理广东水师提督,驻东莞虎门。他将威远、上下横档各台改造为新式操演炮位,并分遣将校驻防在两广交界处。他治军严谨,慷慨明敏,善于用人。少保彭玉麟来粤视察防卫,回京后向朝廷奏说:“粤有方耀在,可高枕也。”由于方耀固防得力,增援及时,御敌有方,慈禧太后赏赐穿黄马褂并赏戴花翎,还赏赐荷包、银钱等,并赏太后亲书的“福”字。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廷论功行赏,方耀从署理广东水师提督升为实授。1891年7月7日方耀因中暑卒于江浦行军途中,时年58岁。


德安里始建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光绪十六年建成,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整个德安里分“老寨”、“中寨”、“新寨”三部分,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寨内有客厅、祠堂、佛堂、书斋、卧室、餐厅、库房、阁楼、门房,还有寨前广场、后花园、莲池、寨门、围墙,围墙外有护寨河,房屋总数773间。德安里的建筑,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最典型的要数村落的排水系统。它们采取传统明沟的方式,经过“九转十八弯”的流向,最终汇入寨前溪,经百里桥,注入榕江。德安里的排水系统还有一个特点,无论从天井流出的水,还是从支流排入中沟,再流入大沟,水都是从中行。水从中行即“衍”,意在生生不息,繁衍千秋万载。
德安里老寨围绕着主体建筑物大祠堂的房屋刚好是一百座房屋,俗称“百鸟朝凰”。中寨和新寨的建筑格局是潮汕传统的民居“驷马拖车”,中间的大祠堂象征“车”,左右两边的次要建筑象征着拖车的“马”,这样坐在“车”上的列祖列宗就由居住在两边象征着“马”的子孙拖着,轰轰隆隆从远古走来。











德安里以其罕见的建筑布局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被编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民用建筑教科书中。它也是潮汕民居建筑形式的大全,平房、下山虎、四点金、五厅通、独脚狮。。。。。。其他地方罕见的建筑形式在这里都能看到。德安里整个建筑规模之大,构筑之精,造型之美,堪称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的博物馆。
今天德安里内居住的方氏后人已经很少,几个大祠堂也改造成美术馆与私人博物馆,但行走在德安里内的巷道里,还能感受到这里当年的繁华与气派。两任广东水师提督当年的奢华的私宅,现在都成了不可多得的岭南建筑的精品代表,希望这些老宅子在不久将来能重新焕发生气,让德安里再次为世人认识与喜爱。



关于明明
环球旅行摄影师
自由撰稿人
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作者
新浪微博头条文章作者
东方IC图库签约摄影师
五洲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FOTOE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中国图库签约摄影师
全景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Triladvisor旅评家
租租车头号玩家
搜狐自媒体
携程签约旅行家
去哪儿聪明旅行家
百度旅行达人
穷游首页精华游记作者
磨房首页精华游记作者
蚂蜂窝蜂首页精华游记作者
百度阅读认证作者
百度问咖认证大咖

谢谢您的打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