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过后,巴尔干不一样的风景—2018自驾塞尔维亚、波黑、黑山16天的春游记(十三)拥抱萨拉热窝
标签:
巴尔干半岛波黑黑山塞尔维亚自驾摄影 |
分类: 向世界出发 |
——拥抱萨拉热窝
在萨拉热窝老城里逛了一天,感受到她所有的美好。这座曾经的战殇之城,在战争结束后,人们迅速走出悲痛,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在短短的十多年里,在萨拉热窝人们的努力下,这座城市重新焕发她的各种魅力,让它很快再次成为游客最爱的旅行目的地之一。2009年12月,萨拉热窝被列入2010年最值得去旅行的十大都市之一;2012年3月,萨拉热窝战胜了全世界其他100多个都市,被旅行博客Foxnomad评为“最佳旅游都市”;2013年,萨拉热窝获得2014年欧洲文化之都的提名,是唯一获得提名的欧盟以外的都市。
我们上到观景台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游人。开心好玩的三五知己、爱语呢喃的情侣、还有像我们这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太阳越是西沉,聚集在观景台上的游人就越多。


站在这里看到的萨拉热窝,是红色的房子+白色的墓地。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萨拉热窝,除了依山而建的各种建筑外,最显眼的就是那些隐藏在城市中的墓地。






太阳越来越低,色温也越来越低,红色的晚霞映红了观景台上的每张脸孔。


也给萨拉热窝渡上了好看的暖色调。

暖色调下的萨拉热窝所散出来的无限活力感染着我,我伸出双手把此刻美好的萨拉热窝紧紧地拥抱在怀里。沐浴在阳光下的这座战殇之城正在努力地告诉世人:战争很可怕,但战争过后需要更认真地活着,过好每一天,珍惜每个当下。









太阳下山后,西边的云层泛起了让人喜爱的红。红霞退去后,大地慢慢地披上黑夜的外衣。此时的萨拉热窝是我喜爱的蓝色。

太阳下山后温度也随即下降,风也越刮越起劲。寒风从我的衣领灌进了来,带走了我身上的温度,我拉紧羽绒服把自己裹得更严实,让温度重新回到身体。想着下山还要经过那段阴森的墓地,我放弃了在这里拍摄城市夜景的计划,在天黑前和同伴下山返回老城。

在老城里浪了一个白天,看着太阳开始西沉,我与同伴往老城边上高位的一个观景台走去,在这里可以鸟瞰整个萨拉热窝,是这天我计划拍摄日落的位置。往山上走,可以看到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多个墓地,墓地内密密麻麻白色的墓碑让我头皮发麻。在我这么多年的旅行中,这种头皮发麻的感觉一共有过2次,第一次是去年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内看到那些二战时被纳粹德国残杀的犹太人场景;这是第二次。站在山上,看着这个被墓包围的城市,让人不寒而栗。当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不禁头皮一麻,身体颤抖。



站在这里看到的萨拉热窝,是红色的房子+白色的墓地。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萨拉热窝,除了依山而建的各种建筑外,最显眼的就是那些隐藏在城市中的墓地。






太阳越来越低,色温也越来越低,红色的晚霞映红了观景台上的每张脸孔。


也给萨拉热窝渡上了好看的暖色调。











太阳下山后,西边的云层泛起了让人喜爱的红。红霞退去后,大地慢慢地披上黑夜的外衣。此时的萨拉热窝是我喜爱的蓝色。



重新来到萨拉热窝老城,天已经完全黑下了。亮灯后的瑟比吉Sebilj比白天更是好看,黄色的灯光衬托得此时的天色更蓝。


晚上看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是的钟楼少了一份经历的老气,多一份生机与活力。

看到灯后的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我开始后悔没在山上拍摄萨拉热窝的城市夜景了。

晚上的萨拉热窝城老的热闹程度一点也不比白天逊色,同样的人来人往。我喜欢萨拉热窝,喜欢这座散发无穷活力的城市。萨拉热窝在不同时间都能带给我惊喜,我对这座城市的爱盲目的,不管是她的白天还是黑夜,我统统都为之深爱,直到回来一个月后,我对这里的爱一丝不变。


晚上看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是的钟楼少了一份经历的老气,多一份生机与活力。

看到灯后的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我开始后悔没在山上拍摄萨拉热窝的城市夜景了。

这次到巴尔干地区自驾旅行,在盘山公路上自驾了近2000公里,旅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出发前我购买了安联申根签证保险-全球保障:http://t.cn/RftFxbV,可以用微信支付,支付后保单会直接发送到所填的邮箱,打印出来就可以啦!其相保障范围、理赔模式(网上理赔,款项直接打到帐号上,快捷方便),都是很适合我这次在巴尔干地区自驾旅程。
关于明明
环球旅行摄影师
自由撰稿人
百度阅读认证作者
百度问咖认证大咖
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作者
东方IC图库签约摄影师
五洲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FOTOE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中国图库签约摄影师
全景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Triladvisor旅评家
搜狐自媒体
携程签约旅行家
去哪儿聪明旅行家
百度旅行达人
磨房首页作者
蚂蜂窝蜂首作者
穷游精华游记作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