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威尼斯的旅行,如果时间许可,基本上都会花上半天或者一天时间到murano岛上逛逛。这个岛因为玻璃而繁荣,所以
习惯叫它作玻璃岛。
岛上街头的玻璃艺术装置

威尼斯玻璃制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但玻璃作坊很容易引起火灾,曾多次在威尼斯主岛市区内引起火灾。所以政府在1291年,把主岛上的玻璃作坊全部迁到murano岛上,这个岛也慢慢被叫作玻璃岛。
从踏上玻璃岛开始,我就喜欢上这座小岛,岛上的小巷、小店、民居都用各种玻璃饰品装饰,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玻璃岛。小岛上现在还有100多家玻璃制品厂和手工玻璃作坊,很多商店内都有手工艺人在现场做玻璃饰品,随意走进一家玻璃商店都会被这些传承数百年的传统艺术所吸引,不想离去。在5-16世纪,是岛上玻璃制品生产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当时岛上的手工艺人,创造了水晶玻璃和带花边装饰的乳白色玻璃,成为威尼斯与东方贸易中最贵重的商品,为当时的威尼斯共和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街头的玻璃艺术装置

小巷里随处都是用玻璃来做的装饰


玻璃做的镶嵌画。

玻璃做的路灯。

转悠在murano岛上, 时间在这里好象不起任何作用,随意走进一家经营百年的玻璃小店中,看着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玻璃摆件,我以为自己身处几百年前的murano岛。





走进一个用传统工艺生产玻璃的工坊,欣赏手工艺人现场试范吹制玻璃饰品时,我相信看到的这切和几个世纪前的工艺是一样的。在这个因玻璃而繁荣的小岛上,一样的作坊、一样的制作工艺、一样的技艺传承。
这个手工艺人,在表演玻璃的制作,从高温的融炉中取出适量的玻璃,然后在玻璃凝固的过程中去塑造不同的形态,如果玻璃的温度下降不能再塑型,就又放去炉里加温,再拿出来重新造型。在手工艺人巧手下,一个个玻璃摆设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好多年前,在香港电视的旅游节目里看过威尼斯手工艺人在玻璃作坊里表演吹玻璃。今天我也可以亲眼看到了,真的没想到平时那么容易碎的玻璃竟然也可以象汽球一样吹出各种形状,还可以象汽球那样一直吹到爆炸,然后碎落一地。我从地上捡起一块碎了的玻璃片,已经变成硬块的玻璃薄得象一张透明纸一般,看完这次玻璃制作演示,我真的很佩服威尼斯人的精湛玻璃技艺,由其是那艺人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候就制作出来的马的摆件,真的栩栩如生。



看到这些用传统工艺生产出来,形态各异的玻璃制品,佩服威尼斯人几百年来的执着传承,令些晶莹剔透的玻璃从威尼斯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