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兹德是一座被沙漠包围的城市,7000年来这里一直有人居住,也有人说它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亚兹德很久以来就已经是一个商业中心,早在中国的元朝,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经拜访过这座城市,这位意大利人当时是这样描述亚兹德:一个美丽而辉煌的城市,一个商业中心。

身处沙漠中心的亚兹德由于沙漠性气候的影响,这里夏天可以去到50度,而冬天又极其寒冷。古亚兹德人把房子修在地下,并发明了一种叫作风塔的特色建筑把风引入地下纳凉。。。因为水源珍贵,亚兹德人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修建Ghanat(就是我们说的坎儿井)把山上的水源,通过沿着地形的自然坡度在地下十数米深处修建的暗渠,引入到城里每户人家里供日常使用。。。而每个家庭的风塔下面都建有一个水池,结合风塔引入的风,在地下形成一个天然的空调房间。。。古亚兹德人的聪明才智让这座沙漠腹地的城市成为沙漠绿洲,成为独树一帜的风塔之城。并在这里繁衍生息7000多年,让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古城里的风塔。。。这种四面都镂空的风塔设计是为了可以把任何方向的风都能通过风塔引入室内。。。


古城内各种造型的风塔。。。

坎儿井是在高温地区很常见的引水工程,沿着地形的自然坡度在地下十数米深处修建暗渠,这样可以把山上的冰雪融化可以通过暗渠把水引入到城市里。在坎儿井经过的地方,每隔一段距离都会从地面打竖井深入到水渠,附近的居民就可以取水饮用和灌溉。暗渠因为在地下数十米深的地方,就算夏天50摄氏度的高温下也能减少水份蒸发。。
修建坎儿井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因为修建的条件有限,一般成年人都不能在暗渠里直立行走,修建的人只能在里面弯着腰、双脚长年泡在冰冷的水里工作。。。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修建坎儿井的人寿命不会很长,一般都只有30多岁。。。30多年前亚兹德还是靠坎儿井引水生活,靠风塔纳凉,随着经济发展,现在我们只能在水博物馆内看一些以前修建坎儿井的相片和工具,并从那一小段古城里的坎儿井里去了解亚兹德建筑特色的历史了。。。
城外山坡上的坎儿井。。。

水博物馆内通下地下的阶梯。。。


铁门后面就是一段古老的坎儿井,当年的它掌握着这座古城的命脉。。。

古亚兹德人利用坎儿井的水流去驱动水车磨面,也利用坎儿井的水渠穿过地下房屋,在地下房屋中形成自然流动的水渠,结合风塔在地下形成自然的空调降温循环。。。房间内的水池旁边一般都修有卧榻,想像一下以前的波斯家庭就是在这些卧榻上吹拉弹唱,闲话家常。。。

水博物馆内摆放着各种以前古亚兹人盛水的器皿。。。

水博物馆内各种与水有关的器皿。。。后面墙上的相片记录着修建坎儿井的情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