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晚霞沙金富集
丽江永胜金江渡两岸山林田园,庄户绸密,夕阳西斜,大江东去,金光闪耀,又是金沙江上一景,号称“古渡晚霞”。清人有诗云:
金江渡水浩无边,过客停车欲济川。
最是晚来堪画处,隔江多唤渡人船。
月上西山,又触动许多游子乡愁:
江声隐撼谪仙楼,肠断金沙古渡头。
月色孤明天万里,可怜诗句动边州。
扮靓金江晚霞、金江月夜的是江里的沙金。早在民国年间,金江渡一带就是个巨大的淘金场,淘金人达3000之多,年产黄金上千两。建国后的调查表明,金江渡上下30公里江段沙金品位很高,两岸砾岩含金丰富。1962年金江吊桥建成,渡口归于沉寂,淘金业却更加兴盛。取代“背时倒运淘金沙”的手工淘金人的是“武装到牙齿”的机动淘金船,淘金人全国各地都有,枯水季节,金江渡一带江面聚集的淘金船上百艘,被称为“百舸争金”,成为金沙江上的别样风景。而大规模淘金引起生态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金江桥鲁地拉电站
大山出现,必有大江。走在金江渡和金江桥之间,特别能体会什么叫历史的辩证法:金江老桥把金江古渡废了,金江新桥又废了金江老桥。这两座桥都是公路悬索桥,长200多米,“兄弟”俩相隔不过几十米,肩并肩横在江面骤然收窄的葫芦口上。就在金江桥下游不远处,一座大型水库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这个“巨无霸”装机216万千瓦、库容16.93亿立方米,两座悬索桥都在淹没区内,这回轮到金江新桥面临淘汰了。
从金江桥南东去,有一条新公路直通那个叫鲁地拉的水电站工地,路口种满红花,还有不少馆子。这条路一度很热闹,因为电站已经实现了大江截流;这条路又很冷清,因为电站“环评”没通过被环保部叫停。
这是一片热土,又是多灾之地。有资料表明,2000年,这里发生过“6.20”特大冰雹灾;2001年,这里发生过4.2级地震;2001年有“9.25”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更有“10.27”6.0级地震,致使附近两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出现开裂渗漏、涵闸变形——在此“兴工动土”,不可不慎。
http://travel.yunnan.cn/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090724/0019db7e40c10bd3707b2a.jpg
毛家湾毛家祠。
金江渡毛家湾
当年明军突破金江渡,北上北胜州,军中有一个身高八尺的百夫长(约相当于现在的连长)毛太华。这个江西人普普通通,他的二十世孙却大名鼎鼎,就是改变了中国的****。
据考证,毛太华后留永胜军屯,娶当地彝族王氏为妻,生了8个儿子,以“清”命名,“清”字后注排行,老大是毛清一。后来毛清一回到湖南,在湘潭安家,再后来,韶山冲就出了个****,而在永胜留下了毛家湾。此事在韶山冲的毛氏家谱上有载,前些年****的女儿李纳也曾到毛家湾认宗,加上学者的考证,应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过金江大桥,车近程海,一问就有毛家湾。往西转进一条乡村公路,家家户户都是独立的场院,不见连片房屋,倒象湘赣农村。据老人们说,毛家湾想找条建新农村的街都难,大概也得因地制宜了。
毛家湾村中有毛家祠堂,绕进去一看,新盖的,像座庙。锁将军把门,进不去。左右都是娃娃在闹,一问,几乎都姓毛。祠堂不远处一位老奶奶在簸豆,她说自己的老伴就姓毛,是“泽”字辈的,叫毛泽凤,已经过世,儿子是“绍”字辈,孙子是“翁”字辈。出村时又遇到一位71岁的老人,叫毛韶顺,自称是毛太华的21代孙,长辈也是“泽”字辈,叫毛泽光,下一代则是“金”字辈。****的这几位远亲非常质朴,什么都跟你说,还硬拉着我到他家去吃饭。
对毛家,特别是毛家的“泽”字长辈,总让人有一种敬畏。
对于以上的文字叙述,咱们对永胜远久的人文历史则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对永胜人的说话口音不难理解了。
http://s10/middle/581e0f25xc8568f74c509&690
金沙公路大桥,目前还在使用,只是有一定限制,客车上的人们
即要下车徒步过桥。
http://s12/middle/581e0f25xc85382ca367b&690
与一些现代化城市大桥相比,这座大桥及一旁的废弃桥是不是显得更加坚固。
http://s14/middle/581e0f25xc85691aa32ff&690
警示牌
http://s12/middle/581e0f25xc8538027fedb&690
大桥旁是一座废弃斜拉桥,过去则是车辆过往,人们下车徒步过桥,曾经咱也走过。
http://s6/middle/581e0f25xc8538cd8c285&690
远处可以看到新修建的公路大桥,目前还未完工。三座大桥相隔不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http://s15/middle/581e0f25xc8538fb5647e&690
金沙江水
http://s8/middle/581e0f25xc85385210ca7&690
新修建公路,连接于金沙江,目前还未通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