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5:似水流年

标签:
育儿屋檐下的小雨同题作文我的2015 |
分类: 有奖赛事 |
文并图/鹏心童趣
儿时很早就知道小镇的集市是每个月逢四、九日,在那个没有手机,日历还不够普遍的年月里,我学着用星期几来取代日历,推算出周一的集市过后便是周六再赶,周六之后是周四,周四之后是周二,周二之后是周日,周日之后是周五,周五之后是周三,周三之后是周一,我经常盘算着。然而因为还有小月一说,这样的算法往往是不准的,但我仍然对此乐此不疲。盼望赶集,不是因为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80年代,母亲能够给我们买回什么好吃或者好玩的东西,而是因为一位已经离开了23年的老人——我的姥爷。
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很疼我,但因为她的脾气不好,从小到大,她也没少骂我。姥爷却是极其温和的一个人,无论姥姥如何罗嗦,姥爷总是坐在炕头,闷头抽烟,从不反驳。姥爷对我是极其疼爱的,甚至有点溺爱,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姥爷坐在床头抽着旱烟,我在炕上前滚翻或者后滚翻,以顺利地踢到姥爷为我的终极目标,姥爷总是被我踢中,但从不说我一句;每个夏日的午后,我总会躺在姥爷身边,等他睡着了,就开始用手模他的眉目或者胡子。姥爷无数次地从梦中被我吵醒,但从不恼我,也不骂我,只是睁开眼瞅瞅,继续睡觉,我则继续搞些小动作,吵得他睡不踏实。现在想来,从睡梦中被人吵醒是一件多么恼人的事情,但姥爷就是这样纵容我。姥爷家离小镇不到三里的路程,每到赶集的日子,姥爷总会给我买点好东西吃,甚至时不时地给我买点小玩意儿,有的时候是一个小小的乒乓球,有的时候是一个口哨,或者一个气球。这些小玩意在当时我是极其喜欢的。可是后来我已经不满足姥爷带给我的这些小惊喜了。我开始软磨硬泡让姥爷带着我去赶集。可那个时候,姥爷基本上都是步行,集市上人,又多怕把我弄丢了,所以不乐意带着我去,甚至还吓唬我:只要跟着去,赶完集后就顺路送你回家。我是不愿意回家的,但我也不害怕姥爷的吓唬。因为我有好多好多的办法“对付”姥爷,一哭二闹、撒娇耍无赖,姥爷最后还得领着我回到他们家,而且回家之后,还和姥姥直夸我“鬼着呢”。就这样,我无忧无虑的过着我的快乐童年。
转眼到了七岁,我上学了,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不过一有机会,我还是会往姥姥家跑。每到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时候,我常常会独自一个人到小镇的集市转转,期待能够偶遇来赶集的姥爷。小镇的集市人山人海,很多时候,我是遇不到姥爷的,但有时也能碰巧遇见。只要遇到姥爷,他总会给我买几斤葡萄,或者几个火烧、小笼包之类的,虽然都是很普通的东西,但我却能因此高兴很久。有时还会拿着这些东西在弟弟妹妹面前炫耀,好像姥爷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似的。那时候的我也天真地认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陪伴着我。然而,在我11岁的时候姥爷因为肺癌永远的离开了我。在他离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仍然喜欢在人群中寻觅姥爷的身影,哪怕是一个相似的背影,我也会追逐好久。姥爷去世的时候,仅有的身份证也被迷信的姥姥给扔了,因为那上面有姥爷的照片,后来我常常想:为什么我没有提前把姥爷的身份证给藏起来呢?如果这样,起码我们还有个念想,看到身份证上的照片还能记得姥爷长什么样儿。然而,姥爷除了爱与思念,什么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二十多年过去了,说实在的,我已经记不清姥爷的模样,连背影都忘记了,但这段儿时的记忆,却永远的留在了我的心里。儿时的集市早已经搬迁,但每当走过那个地方,我还会常常想起当年的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想起那个已经离开了太久太久的和蔼的老人。
放不下的集市情怀,割舍不断的是那段永恒的的祖孙之情。姥爷,愿天堂无病、无痛,只有欢乐。”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愿我们都能珍惜身边的每个亲人.
二宝来了,生活更加忙碌
文:美妙笛笙
新年第一天,QQ签下我的新年愿望:Get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5,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二宝一枚。
年初,得知二宝的到来,虽有些突然,但也属计划之内意料之外,随即决定好好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
孕期过半,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工作一如既往的忙,大宝需要接送辅导,越来越感到疲惫不堪,干脆离开职场回归家庭。
当二宝正式来到这个世界,我晋升为俩宝之妈,比职场更忙碌的生活开始了,一天天是陀螺般的旋转,一个嗷嗷待哺,一个正处于猫狗嫌的年龄,一边是奶水泪水尿水的混战;一边要上学接送、辅导作业,永无休止地上窜下跳,屡吼不止的顽皮捣蛋。还有洗不完的衣服,拖不干净的地,一时间觉得我需要靠信念才能活下去。
看着镜中蓬乱的头发,浮肿的双眼,零点以后睡觉已成常态。我曾经还有自己的梦想,何时重返职场?我的未来在哪里?这些都不愿细想,新的一年到来之际,2016我的愿望:让生活有条不紊。
屋檐下的小雨点评:
本文为我的2015有奖征文的第33、34篇,本次所有参加征文的博友,都将获得屋檐下的小雨提供的奖励。
此外,本文共发布在2个平台:
1、新浪博客:
2、新浪微博: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由本篇博文的作者(鹏心童趣)在2个平台各选出1位优秀评论者
由屋檐下的小雨在2个平台各选出1位优秀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