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屋檐下的小雨
屋檐下的小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66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公的前妻还不迁走户口

(2015-11-24 08:08:09)
标签:

育儿

屋檐下的小雨

信箱

前妻

分类: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

老公的前妻还不迁走户口
2015年11月24日照片:上海 共青森林公园


邮件:老公的前妻还不迁走户口



西西姐,经常看你文章,该怎样经营婚姻,我还是问题多多,结婚六年,老公是再婚以前有一女,婚后生了一子,我感觉这六年前三年我又吵又做事,后三年我不吵少做事,控制自己情绪,把儿子教育好,老公最近几年才对儿子好,他一直对他与前妻的女儿好,说我伤害了他前妻和女儿,他女儿和我们一起住,他离婚四年我们才认识的。

 

刚刚开始半年还好,后来因为前妻小孩的事情吵得很凶,明明他前妻户口不迁走,不出生活费,说给不给说迁不迁,N多次,闹说我们对她女儿不好,可两天又送回来,我烦了说你拿去养,老公说她不迁,下次她做什么我们也不给。可以前两次他偷偷拿给前妻办事,拿回来户口不对,我发现说几句算了,可这次他火急火燎回来拿户口去给他前妻被我撞见,我问为什么拿,他说转户口,我说如果这次没转,下次都不给,他答应了。晚上我问他户口本呢,他则说要弄好拿回来,他说不清楚拿去做什么,我说怎么说的不知道吗,他说我不知道,我说没转下次就不给了,纠缠一辈子,他说他哪边都没站,让我自己看着办,我说那把我户口页还我,我们就吵起来,他第二次动手掐了我,说要掐死我,我说我要报警,你打死我啥,他就没动手,也没有说什么。第一因为他女儿动的手,三年前,现在说我伤害了他前妻,他女儿,我错了吗?

 

想到以前他的种种行为,我觉得他不爱我,也不爱孩子,我很想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还是我转身离开,自己独自出去生活,吵架经常说我不应该住在这或想我死之类,说我没吃没用吗?还说我儿子以后没他与前妻的女儿有出息。

 

屋檐下的小雨的回信

 

经常有人问我:“我未婚,现在爱上了离异有子男,您觉得合适吗?”或者是“我未婚,爱上了已婚有子男,他答应离婚和我结婚,我该怎么办?”这种时候我一般会说:没有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没有那么宽的心,还是找个和自己一样的未婚男士,过简单的生活吧。

 

他和前妻孩子都有了,怎么就走到了离婚那一步呢?夫妻感情不合?一方出轨?和公婆、岳父母有矛盾?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婚姻解体,有时候是双方的错,有时候一方过错更多。有些男士一转身,和前妻再无瓜葛,也不会再看孩子一眼,也有些男士和前妻因为孩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那个离异的妻子尽快遇到合适的人,开始新的生活。但是,离婚后成功再嫁的女士,远远比再婚的男士少。

 

你老公的前妻我估计也没有成功再嫁吧?如果嫁得幸福,有地方迁户口,她未必愿意把户口放你们家户口本上。

 

光吵是没用的。她拿户口本去做什么了?如果是办正事的话,该借还是得借,你们夫妻加上他前妻一起想办法,早日让她把户口迁走才是当务之急。

 

“现在说我伤害了他前妻,他女儿,我错了吗?”以后对他女儿尽量好点,孩子也不容易,不能和亲爸亲妈一起生活。

 

一件事情的对错是非黑白,常常是看我们站在哪个角度上。比如我一个亲戚家的女孩,她4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妈妈带走了她,奶奶想她,接回来几天后,她妈妈再不肯接她回去了。因为她也在颠沛流离中,再婚、再离婚,三婚才稳定下来。她爸爸和继母对她基本上不闻不问,她只能和奶奶一起生活,到高中的时候,爸爸和继母不肯供她再读书,还是奶奶继续供。提到父母、继母,她都是恨。现在结婚后每次回家也是只看奶奶。

 

站在她的角度上看爸爸、妈妈、继母,和站在你的角度上看继女、他前妻、你老公,肯定和这个女孩的视角、感受是不同的。

 

生活都不易,学会体谅别人,而不是只看到别人对不起自己。

 

 

从现在开始经营双方的感情,让感情好起来,他已经开始对儿子好了,有了父亲的责任感,多让他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你不工作吗?找个工作,让自己充实起来。

 

“我很想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婚姻到现在,有矛盾,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错,先从你自己身上找原因,能改的改,能忍的忍。户口本留好复印件。

 

“还是我转身离开,自己独自出去生活,”你转身离开,他又多一个前妻。先想想你对他是否还有感情,如果还有感情,那就别说这种气话。离婚容易,再嫁谁去呀?户口迁哪儿去呀?他前妻不就是个例子?

 

再给我来封邮件吧,讲讲你打算怎么做。

 

祝好!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v_xixi@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