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夫妻没有隔夜仇

(2012-03-20 06:44:14)
标签:

屋檐下的小雨

信箱

吵架

冷战

育儿

分类: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

夫妻没有隔夜仇

3月20日美食:糯米丸子

 

邮件:夫妻没有隔夜仇


 

西西姐:

 

您好, 不确定您是否比我大,但您比我更理性,更有智慧,所以我宁愿叫您西西姐。像众多的姐妹们一样,我也遇到了小问题,还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或者在众多的信件里,能指点我一二。先谢谢了。

 

我的问题,不算是大问题,换个场景我会觉得是小事一桩,不值得让我如此费神,可它现在就在那里,并且还没有要消散的迹象。

 

我和老公04年相识,07年有了女儿,一直是公婆与我们住一起,帮我们接送小孩(我自己送去幼儿园)。家庭氛围是比较压抑的那种,公婆之间彼此没有什么话说(多年的性格如此,没法改变了),我与公婆之间也没有什么话,平时聊得最多的也就是关于小孩的话题,并且偶尔还会因为小孩的教育问题而出现分歧。除此之外,大家都很少说话,偶尔有什么新闻,我还是会跟公婆提一下,但总的来说,彼此说话都不多。

 

与老公的关系,去年应该算是最融洽的吧,冷战一段时间(至少一星期)后彼此谈开了,经常会在吃完饭后出去散步聊天。其实,我觉得夫妻之道,关键就是多聊天,多沟通,不管聊的主题是什么。

 

这一次矛盾的起因:某一天下班后,我因为感冒了,吃完饭正准备洗碗,在狂打了一阵喷嚏后,就让才下班的老公去洗碗,我想去泡脚。可能他当时加完班回到家里有点累,没什么好心情,说我“平常不照顾好自己,现在感冒了,自己的事不做,还要连累别人。”当时,我很生气,就回他,“我还没有要你来照顾我,只是洗一下碗就那么多名堂。”

 

自己都觉得是太小的一件事,这么写出来有点不好意思。

 

之后我就自己去泡脚,给自己煮了生姜红糖水,喝了两大碗,然后就上床等着发汗,这中间他一句话也没有跟我说。小孩就在客厅和奶奶一起看电视,其实我是反感小孩看电视的,通常下班后都是我带小孩看书,画画什么的。当时躺在床上我就在想,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这样才有精力照顾小孩,陪她玩。而今自己不舒服的时候,没一个人来看我,或者问我需要什么,这么想着觉得很难过。

 

第二天,与老公之间还是不说话,晚上接着弄了生姜红糖水,然后捂汗。期间,他终于肯过来问我是否吃了药,并拿来伤风素吃了一粒,但还是没有过多的交流。当时我就想,今天你可以这般冷漠待我,等哪天你不舒服时,我也不管你。

 

矛盾的恶化:上周末我带小孩,和同事及其小孩一起出去玩,中间忘了打电话通知家里不回家吃饭(平时我都会打电话给家里的)。直到老公打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才想起不回家吃饭了。结果老公非常生气,“为什么不提前打电话说呢?”然后很生气的挂了电话。

 

下午回家时,因为小孩邀请同事的小孩到我家玩,同事的小孩很爽快的答应了,然后去了我家,并在我家吃了晚饭。

其实总的来说,这都不算是问题,毕竟偶尔忘记一次提前通知家人,有什么关系呢?但老公却在这个坎里坚持他的观点,说我不尊重他,将他的话不当一回事,没有提前告诉他中午不回家吃饭,也没有提前通知他,晚上会有同事去家里吃饭。

 

从过年开始他一直在咳嗽,这几天咳得更厉害,之前我跟他说,让他去看中医,但他没有理会我。有时我在想,反正你之前不是不理我不管我吗?你现在不舒服我也懒得理你。但想想,他能做到不理我,但我不能不管他。

 

我觉得,男人是不是都很心冷,心肠更硬一点。好的时候可以亲密无间,闹别扭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像陌生人或者透明人一般视而不见。还是说男人女人都是如此呢?

 

和老公关系弄僵了,我越发觉得呆在家里更压抑,以前还可以和老公说说工作上的事,现在只有跟小孩说说她幼儿园的趣事,家里越发冷清。昨天下班回到家,看到老公和公婆聊天,即便是以前,他们的聊天也不包括我,好像我与他们始终隔着什么,即使相处了5年。

 

我也试着和老公沟通,道歉,但回应我的却是拒绝沟通,“先不急,等你什么时候学会不仅仅是"哦"一下,而是落在行动上再谈吧. 我对你类似这样的举动已经没什么信任度了,一边说着好,哦,知道了,然后转头就忘得干干净净. 你就继续为自己活着吧,别人都是浮云。”

 

人无完人,我能接受他的缺点,可他就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接受也仅只是在关系好的时候。关系不好的时候,他能将生活中曾经的不是全部数落出来,就像女人一般婆妈,没有男子汉应有的气魄与宽容。

 

现在我们就这么拖着,彼此都不说话,我甚至在想,好吧,就这么耗着,谁也不求谁。没了谁,日子照样过。

 

我知道,这只是消极的想法,人生也不该如此,西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或者我应该做些什么?谢谢你。

 

屋檐下的小雨的回信:

 

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环境,每个家庭有自己的模式,比如我们家,我和我哥、我爸我妈四口人总是聊个不停。但我公婆家就不是,他家人都话很少,近几年我也越来越习惯我公婆家的很少说话,沉默着不说话我觉得还挺舒服的。

 

觉得冷清还是舒适有时候在于你的心态和你的需求,比如你希望他们和你有话说,他们却很少和你说话,你感觉就是冷清。骨子里你希望他们和你说话,那是你有需求,如果你有,那就主动和他们去说话吧。

 

比如我的这篇博文,我真实的需求是希望所有看博文的人都跟帖评论,而不是只看文不说话,但事实上只有一部分人评论,一部分人还是让我猜不透地只看不说话,难道我就要为此沮丧、不舒服吗?不会,我有我的需求,看博文的人有他们的需求,怎么可能所有人都能配合我的需求呢?生活中常常是这样,我们想要什么,需要我们去尽力争取,以便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缔结为夫妻的两个人,有不同类型:有的丈夫善良、温和,能容忍,有的丈夫挑剔,小心眼。有的妻子幽默,可爱,有的妻子冷漠、计较,有的大度,有的不宽容。有的内向,有的外向。

 

我和老公是一直都很重视自己和对方的每次感冒、头疼脑热,一般我要是下班后说:我感冒了。他就会直接进厨房做一碗姜汤然后盛给我让喝掉。头几天的感冒是我开始不想吃药,晚上8点多发现挺不住和他说:挺不住了,你去买药吧,然后他就去买药了。

 

我写过篇“男人的淡定和女人的矫情”,心知肚明他没我细腻,但是,我更明白夫妻间,一方对另一方好,对方心里非常清楚。人和人的交往,从来都是两好换一好。

 

我有次出去参加活动,老公给我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回来,我没听到电话,也就没接听,吃过了饭到家8点多了,他正运气呢,说:“你也不接电话,也不告诉我啥时候回来,我还等你吃饭呢。”我听了马上笑着过去亲了他一口:呀,没听到电话,下次一定提前打电话。

 

那以后,包括下班晚了十分二十分的,我都会打电话告诉他,尊重是在意对方的感受,并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任何问题。

 

我和老公在一起时,我是热情如火型的,即使两个人生气了,我还是会知道,他是我生命里最亲近的人,气伤肝,他不开心了影响的就是我们俩的生活品质。我一直当他是自己人,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我每天下班都第一个出办公室,因为家里有个温暖的人在等着我。

 

比如你家这情况:“第二天,与老公之间还是不说话,晚上接着弄了生姜红糖水,然后捂汗。期间,他终于肯过来问我是否吃了药,并拿来伤风素吃了一粒,但还是没有过多的交流。当时我就想,今天你可以这般冷漠待我,等哪天你不舒服时,我也不管你。”换做我是你,他给我拿药过来,我肯定就顺坡下驴,缓解关系了,类似情况下,我一般都会说:呀,我老公真好哎,然后抱住他亲一口。矛盾时要自己主动缓解,而不是什么事都等着对方先妥协。我和老公以前有次吵架,他说:“我看了本杂志,上面说夫妻吵架后,主动示好的人是天使。”那之后的吵架,我就再没等着他先来缓和矛盾。

 

你和老公,有些生分,“当时我就想,今天你可以这般冷漠待我,等哪天你不舒服时,我也不管你。”这种想法,我从来不会有,我不希望他有任何的不舒服。他任何的不舒服,都会让我不舒服。

 

我回过多次邮件了,不提倡冷战,建议当天的矛盾,当天解决,“夫妻没有隔夜仇”,冷着对方,也让对方冷着自己,都不舒服,何苦来,夫妻是亲人,从来不是仇人和路人。要一起走一辈子呢,从青春走到白头,一定要想办法让对方舒服,让自己舒服。

 

拉进和老公的关系吧,学会交流和理解以及建立夫妻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此外,感情融洽了后让老公把帮助做家务、洗碗视为理所当然,就不会有什么他所说的“平常不照顾好自己,现在感冒了,自己的事不做,还要连累别人。”

 

虽然是多年夫妻,但仍需好好磨合。

 

题外话是你也有博客,其他博友的邮件,今后也请留下你的宝贵意见,我们常常是在分析别人的问题中,去想自己所面临问题的解决之道。

 

我还是一直希望所有看博客的人都说话,从而让我们成为朋友,许多人看我博客6年了,依然沉默是金,你一直陌生在我的世界之外,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朋友呢?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v_xixi@sina.com

 
你看别人博客都跟帖评论吗?最多可选7项
发起时间:2012-03-20 06:00    截止时间:2014-12-31 23: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