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家庭奋斗育儿 |
分类: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 |
西西老师:
这两天发工资了,我计划跟姐买一双鞋,姐身高也只有1.55,穿的凉鞋还是平跟的,都是旧的,姐还有一运动鞋,也是旧了,也没有什么鞋子的,去面试穿的衬衣都是妹的(因为妹跟姐一样瘦,我的衣服太大了),昨天晚上在网上跟姐挑了鞋子,妹说这双好,适合姐,准备付钱时,姐突然一句,“你们又没有问过我喜不喜欢的?”,我突然恍然大悟,或许我们一直都在替姐做决定的,没有尊重过姐的想法。不过我个人认为,姐穿的这些衣服和鞋子真的是不好看,妹也是觉得那款风格合适姐的。我对穿衣这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每次都是妹在网上看好了,再问我喜不喜欢,一般情况下我都没有什么意见,因为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外表都不重要,主要是要有能力。但是去年我在上海,也没什么钱买衣服,都是前年的旧衣服,一男同事(89年的,上海本地人)老笑我土,刚开始我以为开玩笑没什么,后来他总是说我土,我的自信心就有点受挫了,觉得衣服还是穿好看点比较好,就更觉得姐的自卑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她自身的穿着的,如果姐穿得漂漂亮亮的或许就不会那么不自信了。(我也知道姐也没有多余的钱买衣服,就算有钱也就是买那种很便宜的地摊货了,穿了更不好)。
屋檐下的小雨的点评:
我喜欢生命里那些很淳朴的感动,那些温暖的亲情。于是,我把这封和妹妹私下交流的邮件贴出来,我相信,看博客的你也能从中收获些什么。
宇轩说“吃多少苦,享多少福。”我一直觉得吃过苦的人,努力过的人,才能更懂得珍惜。
1998年寒假回家,和高中同学颖还有她当时收入很高的弟弟一起去农贸市场,我买了半斤冰虾,颖和弟弟买了一斤或者二斤,当时我心里挺难受的,我也想不踌躇地多买些。当时我父母倾全部积蓄帮我哥办理了出国留学后,我和父母特别节省,每个月的工资发下来,我都攒起来,每个月回一次家时带给我妈,总觉得多给我妈点钱,能让她更有安全感。
那时候年轻,穿的都是路边摊,5元一件的T恤,10元一件的T恤,还能穿得挺精神。
头些时去深圳出差,见到了大学时的好友毓,我心里感慨丛生,想起大四那学期,很多同学为了毕业找工作都从家里多带了钱,而她只从家里带来了100元,这100元,还是她未过门的嫂子给的,她父母手里连100元也没有。于是我们一起去做社会调查,每个月能有400多元收入,400多元,好多的钱啊。这次见她感慨的是,她在深圳有了两处房子,她身上的衣服一看就价格不低,他们的儿子要什么,她和老公都能毫不迟疑地买给孩子。
已看不到岁月里我们曾经吃过的苦,而它们确实存在过。
20多岁时即便生活苦哈哈的,也不代表一生都苦哈哈的,只要你努力过。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v_xixi@sina.com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