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味道

标签:
屋檐下的小雨育儿 |
分类: 生活散记 |
翮演来北京时,一起去吃小吃,我才意识到,来北京4年多来,我真的没吃过什么北京小吃。于是,昨天和老公去了牛街吃北京小吃。
过街天桥下动迁留下的那堵墙上四个大字,让我想起小时候听到外面喊:冰棍,冰棍,总要向妈妈要5分钱,追出去,有时候,冰棍是化的,有时候冰棍不很甜,有时候甜极了,有时候追出去,骑着自行车卖冰棍的人已经走出很远,喊也听不到,满是遗憾。
这是我们第一次去牛街,这里汇聚了很多穆斯林,街道两边卖的都是牛羊肉。
我以为所有的北京老字号会站成一排等着我一家家进,结果,没看到任何一家,老公率领我穿街而过时,我说:我们就满街乱走吧,遇到合适的就进去吃。老公不乐意了,声音提高着说:怎么叫满街乱走呢,跟着我走得了。于是他把我领到了牛街超市上面的小吃一条街。
门钉肉饼2.5元每个,第一次我要2个,老公说要1个,最后我们领了1个,到家一看,单子上打了5元钱,看,亏了2块5吧,等他醒了,要教育他不要连吃个肉饼都和我争。
芝麻烧饼1元/个,炸松肉12元/份,羊杂6元/份,爆肚17元/份
我们没吃多少,老公说:“太难吃了。”我心疼钱,让他把爆肚和松肉拎回家,他抗拒,但还是拎了,说:愿意吃,到家你自己吃哈。
要说收获,看到一处辽安东门遗址
过街天桥旁边平房里住的人种的豌豆让我喜欢极了,又是生活的味道。
父母是下乡青年,小学六年级以前我家都住在乡下,我们家园子里种满了豆角,我最喜欢的是摘豆角,挑最大最成熟的摘。农村的那段生活,在心底,不知不觉就扎了根,那些童年记忆,即便是农村那些孩子对我和哥哥总是排外,也都已被我过滤掉,唯一留下的,是门口大石头上围坐、聊天、奔跑的黄昏。
走到小区附近,老公要把爆肚和松肉给猫吃,我不答应,我妈总告诉我不能遭损天物。我近来讲道理上瘾,接下来和他苦口婆心:在牛街,你那态度多不好啊,你应该温和地和我说:“我们不是满街乱走,我知道前面有个特难吃的地方,这就带你去吃。”他乐了。
晒晒我昨天买的菜,基本是一个紫色系,紫色芸豆2.5元/斤,紫葡萄,8元,紫茄子1元,大白菜2.5元
癞瓜5元/斤
买大白菜不用问,还是我的怀旧情节,小时候,我们家的后园子,秋季都种这形状的大白菜,上冬前一棵棵拔下来,一棵棵扳倒很费力,又冻手。随后挖个菜窖把大白菜存起来冬天吃,菜窖在孩子的眼里,简直神秘极了,乌黑黑的,我妈妈顺着梯子下去,递上来一棵大白菜,比这大多了,按照现在的市场价,那一棵估计得10元。
小时候,我不爱吃大白菜,现在则觉得特别好吃。
我还买了俩癞瓜,小时候,奶奶的院子里种癞瓜,黄了的时候摘下来,吊在房顶,垂下来,自然裂开时再吃,小时候我也不爱吃。但是,多年以后看到它时,我想奶奶了,虽然奶奶和姥姥我小时候都没带过我,但是,这世上只有这么两个老太太让我想念,我的奶奶和姥姥。
其他收获总是有,丑小丫丫辛苦得来的一箱子黄飞红花生和一本食与家杂志给了我。
一瓶露得清防晒乳过些天去婆婆家给我小姑子,我对小姑子挺好,总给她些破东烂西。我对公婆和我父母也都很好,钱上一直比他哥、他妹妹、我哥哥给父母的多的多,与其现在想念我奶奶、姥姥、爷爷,不如现在对我公婆、父母好点,免得将来遗憾。
昨天阿牛藩又给我送来三大口袋书、化妆品小样,这个重啊,我从电梯接过到屋门口都强拎,她在等我下楼的过程中还被咬了很多大包。我很知足,总有博友对我特别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