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屋檐下的小雨小雨信箱婆媳关系婚姻育儿 |
分类: 屋檐下的小雨信箱 |
怀孕时在公园里遇见一对儿老夫妇,丈夫是清华大学毕业的,老两口退休后依然收入不菲,第一次遇见就给我和孕友赵讲自己的儿子:儿子在外企,又高又帅,儿媳妇配不上他儿子,相貌普通,家教一般,公园里很多叔叔、阿姨见过他们儿媳妇,都觉得配不上他们儿子。儿子在岳母家附近买了房子,平时孙女都岳母带,孙女被带的非常差,没什么家教,来他们家时,该吃饭的时间就知道玩。
这叔叔阿姨一百个不乐意呀,瞧不上儿媳妇,可是,人家都当妈了呀,你再瞧不上,那也是你儿媳妇,你再瞧不上,那也是你儿子的三口之家,对于既成事实,明事理的公婆就该尊重。
昨天收到了LY的邮件,她强势的、讲卫生的、能上网看博客的婆婆要来和她合住了,她问我该怎么办。
于是我扭头和老公说:假如你妈和咱们合住,你觉得怎么样?他马上笑得合不拢嘴:那当然好了。我说:你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吗?他说:没不方便啊。
这就是丈夫和妻子的区别,丈夫从小在父母身边生活,结婚后再次和父母团聚,让自己生命里最亲近的人都在自己身边,就能让他们粗线条的心得到最大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他们不会想到婆婆和儿媳之间能有什么生活习惯的不同,一部分丈夫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妈说啥你就听着得了呗,哪儿那么多事,那么多矛盾,女人真麻烦。而当妻子和妈妈有矛盾时,他们大多选择维护母亲的利益,潜台词是我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你不对我娘好,你尽管滚蛋。还有一部分丈夫能够理解妻子的立场,正视妻子所说生活习惯不同的看法,尊重了妻子的意见,选择了不和父母合住。
我设想一下自己是婆婆时的心理:儿子是我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我习惯照顾他,把他从不懂事的小孩培养长材,尽管他长大了,在我眼里他永远就是孩子,他现在还是不会照顾自己,我要是在他身边,能把他照顾得更好。
其实面对儿子时,婆婆和儿媳之间还有个竞争心理,都希望这个男人听自己的话,对于母亲来说,是因为儿子从小就按照自己的要求长大,听自己的话是母亲的习惯;而对于妻子来说,结婚后,就开始了对丈夫的影响和改造,让他和自己彼此适应,婆婆的加入则打乱了自己现有的家庭体制或模式。
如果我是儿子妈,他谈恋爱时,我会提供我自己的建议,希望对方是知书达理,识大体的人,要对自己的父母孝顺,要有平和的心态。他结婚时,我尽我所能在经济上给他们以帮助,但是他们自己必须有谋生的本领,那是他们的立世之本。结婚以后,我会尽量和他们住得很近,但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人家小两口卿卿我我时,我们在旁边人家不方便。他们有宝宝时,我带一个月嫂过去,和岳母一起照顾宝宝,儿媳妇说啥我听啥,也许会违背我的意志,但看多了婆媳关系以后发现,怎么带宝宝都未必能让儿媳妇满意,干脆选择顺她者昌的态度。当然,我一向热情、心地不坏、没什么心计,如果在儿媳妇眼里这能是美德,她把我当她亲妈似的,能让我说话不藏着掖着拘谨着我求之不得。这种情况下我也会把她当做亲女儿。
即便是这样,我儿媳妇也可能对我有意见,有可能和她的闺密说:“你看我婆婆呀,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特影响我睡觉;做菜一点都不好吃,面食还得我公公做;都老成那样了,还总和我公公撒娇;还弄一破博客,哪家有事都有她,给人家分析来分析去的......”唔,你看,这婆婆真是缺点不少。
转回到LY的强势婆婆,她不该和儿子说:早知道你媳妇这样,你不和她结婚啊。人家都结婚有了孩子,你就因为她不爱和你交流、沟通,你就和儿子这么说,这不对,做父母的,儿子和媳妇有了矛盾,都该多说自己儿子的不是,让他们克服矛盾好好生活下去,而不是扩大矛盾。
我一个同事和公公婆婆合住,她每天下班后宁可和单位里刚分来的比她小十多岁的80后吃饭,也不愿意回家。冬天时,她也常常自己逛街,逛到天黑再回去。另一个同事和公婆比较融洽,她公公是退休局长,单位待遇好,另外给了他们一处房子,改成了她的名字。她和那个拧老公吵架时,她婆婆帮忙训儿子、打儿子。
如果你是婆婆呢?你怎么做?你会坚持和儿子媳妇合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