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先心病宝宝育儿 |
分类: 生活散记 |
王小胖离世后,我建了一个先心宝宝群。先心宝宝Q群号:53102636
我还是纠缠在先心宝宝这件事上。有些事情无法避免——生下了一个先心宝宝,能做的是让其他先心宝宝的父母更加注意地养育宝宝,让宝宝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成长。
也希望提醒其他适龄父母计划怀孕、科学孕育。
1宝宝:
29周早产,双胞胎,小宝宝已离开,大宝宝动脉导管未闭(3.2mm),房间隔缺损(0.13cm,0.1cm),二,三间瓣轻度反流,左室有些增厚。
2宝宝:
孕26周时孕检:右心室发育不良伴心包积液后引产。
3.宝宝:孕六个月时B超查出三尖瓣可见少量反流,医生说没事,还在发育。出生后为复杂先心。
4.宝宝:孕30+2早产,室间隔隔缺损3mm,高位。
5.宝宝:卵圆孔未闭 2.2mm,三尖瓣返流(轻度).
6.宝宝:
7.宝宝:室缺2.4mm
8.宝宝:haken
9.宝宝:室缺8mm,8个月时手术,费用3万,7天出院,现情况良好。
10.女,8岁时手术,情况良好,现已大学毕业即将结婚。
新浪网友:
2009-06-12 12:12:58
你好,我有个女朋友孩子也是先天严重心脏病,二间瓣中度反流,三间瓣闭锁,室间隔缺损,而且心脏是右位心,反正是非常复杂的心脏病。我在网上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像她孩子的这种情况孩子很难医治,而且也活不了太久。因为她在新疆,那里的医疗设备和水平还不够先进,连抽养水和三维彩超都没有。所以怀孕的时候根本就没检查出来。孩子由于心脏的问题,营养就不良,一个小感冒进医院就要下病危通知书。孩子8月份第就满一岁了,她们看了电视报道在南京儿童医院的院长做了很多成功的心脏手术,她们也进行了相关的咨询,建议他们在孩子一岁之前先做第一次手术。可新疆到南京的路程很遥远,孩子心脏有问题也做了飞机。如果真的要去孩子能经受住这一路的颠簸吗?医生也说,孩子现在体质太弱也许麻醉这关都很危险。可我看你的很多博文,我真担心又害怕,也不敢给她们说关于这种严重心脏病孩子的一些遭遇。怎么办呢?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适应症(转)
围产期作为重点应该接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妊娠母亲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
(1)、常规胎儿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尖四腔心可疑或异常。这一点应在进行胎儿超声检查的人员中具有足够的意识。据报道85%的胎儿心脏异常是首先发现胎儿心尖四腔心异常,通过进一步心脏超声检查而被确认。
(2)、胎儿某些脏器的发育异常。包括脑积水,食管闭锁,十二指肠闭锁,空肠闭锁,脐膨出,肾盂积水或发育不全,膈疝等。
(3)、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心血管发育异常的发生率很高。如21-三体综合征,其先心病的发生率为50%。常染色体13-三倍体综合征的先心病发生率为84%。常染色体18-三倍体综合征的先心病发生率可高达99%。另外还有农内氏综合征。XO综合征等。
(4)、胎儿心律失常。胎儿心动过缓(心律低于100次/分),心动过速(大于200次/分),持续心律不齐。
(5)、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6)、胎儿水肿,指非免疫性胎儿水肿,可由于胎儿心血管异常所导致心功能不全引起。
(7)、胎儿羊水过多、过少,多胎妊娠,单脐动脉,宫内胎盘异常。
(二)
(1)、各种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母亲,胎儿表现心脏肥厚,心脏扩大的发生率可高达30~50%。其他心血管发育异常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等发生率也较高。
(2)、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RH溶血病。风湿性病变如风湿性心脏炎,风湿性关节炎。这些疾病主要损害胎儿心脏房室传导系统。
(3)、妊娠期感染:如早期妊娠风疹病毒感染,流感,腮腺炎等,弓形体病感染等。胎儿心血管异常发生率10%左右。
(4)、母亲用药:早期妊娠使用某些药物可导致胎儿心脏畸形,如抗惊厥药、氧化锂等。服用抗高血压药及产科用药,可影响胎儿心功能。消炎痛治疗,在妊娠晚期可引起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提前关闭,而造成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返流。酒精中毒,可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易发生先心病。
(5)、高龄孕妇:孕妇年龄在35岁以上时,其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增高,胎儿先天性心血管发育异常的发生率亦增高。
(三)、其他因素
(1)、既往不正常妊娠史,如胎死宫中,流产等。
(2)、家族遗传史。包括父母本身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曾生育过先天性心脏病子女的历史,较近的旁系亲属中患先天性心血管病。此组病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3~5%。
(3)、孕期高血压,过期流产等。
如何预防早产(转)
1.
2.
如果孕妇患有妊娠疾病,应及早治疗,以确保胎儿健康。
3.
4.
妊娠期间,如果孕妇发现有经常性的腹痛,有可能是宫缩(大约间隔10分钟左右),要引起高度重视,如再加有阴道流血或流水、腰下不为疼痛或腹部绞痛,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尽量阻止或延缓分娩时间。
5.
孕妇及家属应积极学习孕期相关健康常识。如导致早产的原因、预防早产的措施、孕期合理营养、孕妇心理、孕期口腔保健、产前检查、临产征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