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 |
分类: 发表文字 |
背着筷子在路上
文/屋檐下的小雨
08.03.31《中国绿色时报》
筷子和调羹是随着月奖金一起发的,上司说,现在都提倡环保,咱们公司也要为环保事业做贡献,以后这筷子和调羹大家都随身携带着吧,到哪儿就餐时,咱都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都用自己的。
这个小福利还挺有意思的,大家都笑着把筷子和调羹装进了背包。
周五单位还是照例吃火锅,点完了青菜、肉片,上司告诉服务员:把筷子都撤了吧,我们用自己的。于是大家纷纷打开背包,拿出自己的餐具。服务员略有诧异,还是很快地拿走了桌上的筷子。
上司说,这样多好,用自己的,既环保也干净卫生。虽然就餐后多了个每人清洗自己筷子、调羹的过程,但同事们都很开心。感觉自己人格上都略略有些了不起的意思,似乎素质上也高出了那么一小块,要知道,这可是为环保做贡献啊,这辈子,都生成了俗人,难得有能为某项事业做贡献的时候。
再次使用它们是同学聚会,一起吃烤鸭,我从包里拿出筷子、调羹,同学们对我有点不解,当年后桌那个心怡过我的男生小声问我,怎么,几个月没见,还洁癖了?
胡说,得,还得解释一下:同学们,我建议大家以后都和我一样哈,无论到哪里就餐,都携带餐具,在国外,支持环保的人们都是这样做的。象同学们这样有品位的人都该这样做哈。
后桌用眼神挖我一眼,这肯定是嫉妒我比他先跨入有品位的行列,不服气呢。
一个月后赵同学儿子的满月酒上,一半同学都和我一样,携带了自己的餐具。徐大老板还特意举着手里的筷子让我看,老李,你看,我这个,印度买来的,象牙的。有品吧?
我点头,徐老板厉害,既有银子又有品位。另一半没带自己餐具地就扫眉耷眼地说下次一定带上自己的餐具。
开会时和同行们聚餐,平日里和朋友们吃饭,每次大家初见我用自己的筷子、调羹,多少有点不解,待我解释完了。大家也就都习惯和理解了。现在,在我周围的圈子里,不用自己餐具的倒是少数了。
每天背包在背上,里面地调羹、筷子随了走路的步伐唱着欢快的歌,我会随了这音乐有小小的期待:今晚,谁与我共进晚餐?他带自己的餐具吗?他的餐具,比我的漂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