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随笔感悟 |
《欲罢不能》 作者:冯华
江苏文艺出版社
有人说,单就情节看《欲罢不能》堪比《上海宝贝》,而我不这么看,《上海宝贝》只是讲小众的某一类人对待爱情及欲望的方式,而《欲罢不能》则关注的是情感生活中人们讲求的情感质量,后者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欲罢不能》讲述了幽雅的、事业有成的四十多岁女子范丽华因在婚姻中夫妻生活不够和谐而屈从于身体的欲望,出轨后遭人偷拍勒索,求助于记者季宛宁,季宛宁在帮助好友寻求事实真相的同时,也帮助了那个岌岌可危的家庭。
这本书直接揭示了当下不同年龄层次女性的内心情感以及身体感受。也值得各个年龄层次的女性去品读、思索。
情窦初开的女孩子们可以读少女杨春的故事,17岁的杨春怀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庭感情淡漠,得不到事业忙碌的母亲、内向木讷的父亲的情感交流,她借助于外界寻求温暖,小小年纪便有了恋人,进而偷吃禁果。
也许有一天,当杨春真正成长起来时,她会为年少时的混沌懵懂而懊悔,她能明白自己为成长付出了太多的代价,身体的、心灵的,那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
季宛宁对情感的探索,则是一个年轻女性的成长,从不和谐到和谐,从阴影到阳光。她以及书中的“海上花”也代表着时下某一类单身女性的情感历程,她们更讲求的是爱情和婚姻的质量,希望自己要的爱情是“心神合一”的,是“形神兼备”的,是爱与性完美和谐的。她们的结局都很完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另一半。
而范丽华在婚姻生活中不和谐时没有首先想到去如何解决,却直接沦陷于婚姻以外的欲望诱惑。应该说作者的笔还是追求完美的,她没有让范丽华吞食太多自酿的苦酒,而是给了她一个完满的、完美的结局。其实生活中,当所有的丈夫面对这样的真实时,很难豁达到杨建国那样的高度,大多以婚姻悲剧收场。
读《欲罢不能》可以让人审视自己的婚姻,进而稍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爱情婚姻模式,让爱情婚姻的质量更高。
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是一门需要用心经营的大学问,构建他们的基本骨架很多,夫妻生活是其中可不缺少的一部分,而其他元素还有夫妻间的情感;对家庭、子女、社会的责任感,这些都是爱情婚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么情感,是否该遵从我们内心的欲望呢?我的答案是:不!所谓的高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所有的女性都单纯的追寻它,无意于给自己下了个蛊,只是单纯的追求感官的最高境界,而让身体去做无谓的探索,那其实是对自己、对其他家庭、对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也是对生命和时光的抛掷和浪费。
“领取而今现在”是我最喜欢的生活态度,如果自己拥有的不够完美,那么尽可能地让它完美,少一些缺憾,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