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饮食 |
小时候最怕吃的东西是白菜和土豆,偏偏饭桌上总是这两样,今天土豆炒白菜,明天白菜炒土豆,后天白菜土豆一起炒。
主食是高粱米饭、玉米面饼子,那时最渴望吃的是白米饭,白面饼,不过只能是家里来客人时和春节时吃。春节时最大的盼望是能吃上几顿饺子。
初中时爸爸、妈妈回到城里工作,生活一下子改善了很多,最大的体现是再也不吃粗粮了,爸对妈说:多包几次饺子吃吧,我最爱吃饺子。
妈妈便开始每隔一天包一次饺子:云豆馅、西红柿馅、圆葱馅、芹菜馅、西瓜皮馅。每天放学回家吃罢晚饭再返回学校上自习时,我都哭上一次,同学问:为什么又哭呀?我吸着鼻子说:我家又吃饺子,真难吃。
直到结婚前,我拒吃的食品还是白菜、土豆、饺子、粗粮。
结婚后,炊事大权在握,想吃什么吃什么,饭桌上再不必为见到白菜、土豆、粗粮、饺子而烦恼。
菜市场上的菜买了个遍,鱼、肉、蛋都不再觉得有滋味,体检表上四、五项不合格,医生的建议除了要锻炼身体之外,还建议多吃粗粮。
赶紧把白菜、土豆、粗粮搬上桌,您别说,许是经年不吃,这番吃下去,倒是别有番滋味,或者,也是潜意识里为了追求健康身体的愿望在作怪。
爸妈从远方来,见了满桌子清汤寡油的白菜土豆和高粱米水饭,还有肚大腰圆的玉米素馅饺子就觉得亲切,依稀仿佛,又回到从前岁月,只是心境是大不同的。
当年吃它们缘于清贫,而今则纯粹是为了健康。
有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吃上也是这样,餐桌上的老样式又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