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少年心事

(2006-08-23 13:02:01)
标签:

文化

陈晓旭

《红楼梦》

分类: 发表文字
                                         红楼梦.少年心事
文/屋檐下的小雨
07.05.20 北京晨报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小学二年级,生僻字太多,跟着背诵了其中全部诗词,也仅仅是背诵成: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啥,落啥轻沾扑啥啥....不太理解整本书的情愫,却跟着林啥玉流眼泪。
 
 
第二次读《红楼梦》是高中时候,这一次连读两遍。把《红楼梦》和《围城》都视为生命里可以读两遍的书。
 
那些撕撕扯扯的痛苦浓深的无奈都读懂了。正逢情窦初开,红楼梦中的少年儿女也大多16,7岁。那些曼妙的少年心事总是更容易引起共鸣。
 
那时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拍得是极好的,虽然结尾处似和原著有出入,但整部剧的演绎很完美。包括林黛玉、贾宝玉、贾母、王熙凤、花袭人、晴雯、琏二爷、呆霸王等等的人物塑造都符合我全部的想象。
 
那时忍不住叹息,原来,真有人生得林黛玉般多愁善感,小性子,真有人粉雕玉琢成粉嫩的宝二爷样。
 
《红楼梦》是什么呢?是浓深的悲凉与不舍,是难践的玉石盟,是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无奈,是人生人际每个人的邂逅与错过。
 
今年心境颇闲,再次捧起《红楼梦》,随即放下,全没了当年心境,或者,生命里,红楼梦仅仅是少年时心事,包括那些随纸笺翻动的心痛和眼泪,都湮没在年少的旧时光里。
 
一直有种想法,倘我有女儿,不读《红楼梦》,最好是不读任何闲书,每日里只算1+1=2,少却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最近听说《红楼梦》又要重拍了,百姓有不雅俗语“粪倒三遍都没味儿了”,重拍电视剧仿佛热门电视剧再拍续集一样狗尾续貂,不感觉到兴趣。但也许偏颇了,还有比我年轻的一代需要看。如同我只钟情于翁美铃、黄日华版《射雕》,而有人是欣赏张纪中拍的新版一样。
 
 
 

红楼梦---少年心事

红楼梦---少年心事

红楼梦---少年心事

红楼梦:好了歌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