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算登上了紫金山

(2009-09-12 12:23:28)
标签:

杂谈

上个周,我在南京参加一个会议。结束已是周六的下午,主办者南京市政府热情地安排中外嘉宾参观中山陵和夫子庙,这是来南京的人必去的名胜。我则脱离队伍,约上同窗时的上下铺兄弟许宏,只想在林荫茂密的钟山景区里随意走走,这里曾留下过我们许多的记忆。二十多年过去,许宏已经是老南京了,自然是我的向导,在他的指点下,本来依稀的印象才从能茂密的树影中再次浮现出来。在下午的溽暑中,我们先是在中山植物园里散步,园里游客寥寥,树木森森,奇花异卉点缀其间。我们一一查看着每株大树或灌木上挂着的小木牌,兴致勃勃地辨析树木的名字,惊叹这里藏匿着如此之多的植物珍宝,好像忽然有了孩提时代发现的快乐。难怪他常带小侄女来此博物。
许宏熟知这园子中的所有去处,走得累了,他倡议我们在一处草地的石凳上坐下来休息。这里地形略为开阔,我们面对的是环抱的密林,身后的缭绕雾霭中,雄伟的紫金山绵延起伏,又像一道屏风矗立在天际,天文台的圆顶和最高峰上的通讯塔,若隐若现。许宏告我,这是他每次来植物园最喜欢坐一会儿的位置,我则感叹此处风景独好,惜乎远处的紫金山峰顶,如此高耸,我则还从来没有领略过登高远眺的景色。上大学的时候,虽常来中山陵游憩,但爬山的机缘居然每每错过。记得有几次同学相约,周末清晨即爬紫金山,而我不是因为懒床就是因为要自修的缘故始终没有付诸行动,总以为这山不过如此之近,机会还不有的是?而这一偷懒,居然就是二十多年过去。毕业后有一次返校,曾试图一偿夙愿。但爬至半山,就发现时间已经不允许,只得中途而废赶车去了。
许宏闻此,大为诧异,在他的印象中班里的诸同学还没有谁没来登临紫金山,那年下大雪时不是大家都来了吗。他半开玩笑说,我还以为只有残疾人士才不能爬紫金山呢。我自嘲,当年的书呆子,完全也可算做个残疾--脑残。
我们在植物园尽兴而归,出得园门,我本来还想再去梅花山探寻一下新修建的水榭楼台。许宏则说,你还是跟我走吧。
我们的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转过几个弯后,许宏告诉我到地方了。我问此为何处?他说,今天我就满足你的心愿,陪你上一次紫金山。我说印象里登山的入口不在这里,他说对了,今天我们只能是乘缆车上山。这个缆车是我们毕业后建成的,当时号称是亚洲最长的登山索道,上下个半小时,而且观山望景,感受不同于步行登山。这对我可是个意外,当然要感谢老友的邀请,且乘索道一游了。
紫金山的索道是吊篮式的,也就是可以两人并肩而坐,如腾云驾雾一般,从茂密的丛林梢上缓缓而上,远方的孝陵风景和近处的树木还偶有登山的游人都尽收眼底。我们一边观赏着风景,一边聊着校园时代和此后的话题,真的半小时就到了山顶。山顶上许宏一一地给我指点着虎踞龙蟠的金陵形胜,在阳光下闪闪烁烁的玄武湖湖面,还有山后一排排如沙盘模型般的新城建筑。紫金山,现在已经成为城中之山。非登临山顶,不足以领略南京古都新城的万千气象。我还是略有些遗憾,可惜看不到二十年前,城与山,山与江之间的那片辽阔的平野和水网。其实,还应该有很多遗憾,只是一时无法尽言。
我们在山顶盘桓了一会儿,闷热的天气里,登山的游人都是汗流浃背,有的干脆打起了赤膊。一对年轻人在兴致勃勃地聊天,男孩子的帽子上是我们母校的徽章。我对许宏说,乘缆车上山,虽然不如步行登山可以锻炼,但看到的风景则是在一路密林中登攀时所无法领略的;然而,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再补上一次爬山的经历。
许宏大笑,过不久不就是同学们的聚会吗,那我们就组织还能爬得动的,捡个早上再爬一次。这次你不要逃跑。我也笑言,下山的时候我们可以乘缆车,两人一组,自由搭配,也许还有没来得及说的“私语”,可以尽留在这山间和云上。
是为紫金山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