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月底以来,我就不断地在旅行,如同一个被抽打着无法停歇的陀螺。在过去的这一个月零几天里,这个陀螺以北京为出发点,在地图上飘忽游弋,留下了一个乱七八糟的轨迹。河北的遵化、石家庄、西柏坡;山东的青岛和日照;陕西的西安;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常州、无锡、苏州;河南的郑州、洛阳;山西的太原、平遥,还有明天即将探访的晋北地区--大同和恒山。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消磨在这种高频率的旅行之中了。
旅行是紧张的,从计划和安排行程,到应付随时可能的航班延误、工作日程变更,无论是因为工作还是休闲,旅人的应变神经其实总是紧绷着的,内心里盛满焦虑和对陌生环境的警惕。
旅行带给我们成就感。顺利完成原定的工作任务,终于探访了心仪已久的名胜,参加了有收获的会议,或者在清明之际祭扫先人。现代交通工具允许我们如此一日千里地穿梭移动,可以触及的世界变小,我们对工作,对家人能发挥的作用都在增大。
旅行是充满期待和惊喜的,小的时候,我就一度向往成为一名地质工作者,为的是每天都可以出发,走过草原深林,探访山岳河川,观白云变幻,日落星起。现在,更注重的是人间冷暖,无论是与近二十年未见的同窗老友相约重逢,或是与在北京的朋友异地相会,或是结识新的朋友,体会海外他乡的生活,旅行总让生活变化,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
但旅行又往往消耗我们很多的精力、金钱和时间。有的时候我们把旅行本身当成了生活的目的、攒钱的动力,津津乐道于自己去过多少地方,见识过多少风景,拍过多少“到此一游”式的照片。而忽略了发见日常和就近的风景,怠慢了更需要创见的工作。不停歇的旅行也是令人疲倦的,我的身体最期望的其实是松软的床、安静的房间、习惯的饮食和简单而有规律的作息,而我的心智却又因为渴望着成就工作,会见朋友,或是满足对大千世界的好奇而一次又一次地驱使我的双腿踏上新的旅途。就在昨天和今天,我穿过河北平原、翻过太行山,探访晋中的古城和大院。尽管我驾驶的是一辆动力十足的新车,但明显感觉到身体传来的疲惫和抗议,窗外连天的风沙和龟行的超载卡车都令我厌烦,连膝盖也因踩油门的时间稍长而感到酸痛。也许我该停歇下来,给自己一个很好地休息;但也许我更该在心身衰老,无法行动之前,抓紧做更多的事,探访更多地向往过的地方?
生而有涯而工作与世界无涯,人到中年,儿时就知晓的概念一下子就变得具体起来。总会有停歇下来了那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