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多数男人一样,素不喜逛商场购物,但每次到美国,却都要跑到商店男装部去买几条D品牌的裤子回来。美国朋友不解,因为从美国往中国带这大众品牌的裤子,明显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行为。然而我有自己的理由:
其一,价格在起作用。同样这个品牌的裤子在美国是普通卖场的大路货,而且常年打折,而在中国则只能在大商场里买到,即使中国制造也是价格高于在美国的售价,不是我等工薪一族常可购买的。还不能简单地责以国内商家暴利。我想,高昂的税费,林立的公路收费站,低效的供应链管理、还有相关人员的“好处”最终都体现在价格上。所以国内只有收入较高一族才能在大商场里消费。求实惠的消费者还是乐意去万通、秀水这样的市场淘“仿制货”。而老美则可在本土尽享中国的退税补贴,汇率补贴、环境补贴和工人低福利的补贴。所以,买所谓"品牌"商品一定要在国外。大家不妨留神一下,即使在老外扎堆的北京、上海,百货公司里老外都寥寥可数,不是老外忙着去故宫喝星巴克去了,而是老外不傻,知道此地宰人。
其二,品质的原因。还是举D品牌的例子,因为专攻裤子,尺码、面料、款式提供给顾客繁多的选择,同一个腰围往往就配有有若干裤长,只要选定尺寸就基本合身。我最为欣赏的是它的口袋深度都特别合理,钱包钥匙放进去不用担心掉落出来。反观国内的裤子可以在面料和外表做工方面精益求精,广告方面歇斯底里,但在口袋布上却省了又省,即使福建出来的那些“虎”、“狼”名牌也概莫能外。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会议,散会才时发现兜里的汽车钥匙不知何时滑落,寻遍会场和食堂都不见踪影,只好打车往返取来备用钥匙,那份尴尬就别提了。现在我乘坐出租车下车时已经习惯回头检查座位,唯恐又有东西从口袋滑落。所以,厂家节省小小的一块口袋布,不知给天下男人多了多少不便。当然,也为公共汽车上的小偷制造了收入机会,应该受他们的欢迎。我曾在上海买过一件西装上衣,穿上非常满意,回家后才发现,因为口袋开口太小,钱包勉强塞进去,拿出来可要费劲了,这应该算是中国人创造性的体现,且称为“防盗口袋”。
由口袋联想起时下的生活和社会中,省下一点口袋布这类不讲里子,只重面子的实例恐怕比比皆是。裤子口袋过浅,麻烦的只是我个人,而类似北京西站(这所亚洲第一的浩大迷宫,外表和装修堪称豪华,却不能为旅客提供起码的乘车方便)的这类公共项目多了,麻烦的可就是大家了。
前一篇:评成副委员长评股市
后一篇:逛银行的麻烦--罗杰斯大概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