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探索号--少年时的作品 |
三
小犬座a星渐渐地收敛了它血一样的余辉,慢慢地向着地平线沉了下去,一点一点地从宇航员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瓦尔塔星的三个又大又亮的卫星,走码灯般地升了起来,把淡淡的光象水一样地洒向瓦尔塔。整个麦斯特里尔城发着白色的冷光。一幢幢白色的蒙古包式的建筑被黑色的树丛衬托得那样醒目。宇航员们对这种建筑格调并不感到陌生,因为这种蛋壳式结构的建筑受力合理,节省材料,还是仿生学的一项成果,看来这个原理也适合于瓦尔塔星。
这个瓦尔塔星之夜可说是他们度过的最富有神秘色彩的一夜,整个异里城市里听不到任何声响,更没有地球上的那种熙熙攘攘的人流,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宇航员们的耳中只有自己的脚步声,是那样清脆,似乎在整座城市回荡着。月光从三个角度照射过来,给他们每个人映出了三条长长的身影。
这次枯燥乏味的散步终于结束了。一辆车子轻轻地停在他们身边,拦住了他们。一个瓦尔塔星人从中走出来,高林辨认出他就是西尼斯的侍卫官。
“尊贵的地球来客,我们的西尼斯马上接见你们。我们刚收到德里加星的最后通牒。”
侍卫官的话使宇航员们大吃一惊,但也来不及多想,就急忙上了车子。
在急切的等待中默默无言地过了半小时,车子停下了。外边似乎一切都被红色的光映亮了,同刚才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宇航员们面前呈现出一座比金字塔不知要宏大多少倍的巨大建筑,使每个站在它跟前的人都会感到自已是立在一座巨大的山岳下。不同的是这座山是圆形的,通休都发着红光,并映红了半个星空。
“这就是我们的西尼斯宫。”侍卫官这时的声音变得小心翼翼了。他低着头走进这座巨大宫殿,把宇航员们留在外边,这不免使宇航员有些紧张。兴奋、焦急和疑虑交织成一种极为复杂的心情。过了一会,侍卫官回来了,他没说话,从他那细条状的映着红光的眼睛里,也看不出什么异常神色。车身一动,极缓慢地向着一扇椭圆形的大门开去。
看来瓦尔塔星的社会制度与地球上的某些社会有其相似之处。不过在这个具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的星球上,仍然保留着类似封建专制的集权主义政权,这在宇航员眼中不能不是一件咄咄怪事。在这种制度的桎梏下,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是受到束缚的,不会有巨大的飞跃,地球上的社会发展史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这种制度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现在产生了一种急于了解这个社会全貌及其历史发展的心情。他们似乎是以社会学家的身份来到这个异星社会的。
大门又无声无息地打开,然后又关闭下。宇航员们所乘的车子停下来,走出车来豁然开朗,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洞天福地——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境界。天空已不是黑夜,而是一片蔚蓝,奇怪的是天穹显得那样低,似乎象屋顶一样罩在人们的上方。周围是一片生机,在叶子阔大的树丛中,有许多造型奇特的房屋,还有许多条笔直的或曲曲折折的道路伸向远方。这儿的景色比起外边来,就象《西游记》里的水帘洞一样,真是别有洞天。
前面又出现了一座高大建筑物的轮廓,路的两旁也出现了黑衣卫士。当宇航员们从他们面前走过时,他们也都把手向宇航员们平举起来,嘴里还喊着什么(高林这时听不懂了,看来异星机器人提供的资料很不完善)。
宇航员们的姿态庄重起来,他们排成一列,以标准的步伐向前迈进。他们现在不仅担负着祖国交付的使命,而且还是全人类的使者。他们代表着生活在地球上的全人类,同一个外星的具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但却是神秘莫测的社会打交道。
一阵刺人耳鼓的乐声响起了,在宇航员们的心头形成了一种节奏,就好象战鼓一样使他们鼓起勇气,精神抖擞地走向前去,迎着从那座巨大建筑走出的,以西尼斯为首的一群异星社会的首脑人物。
在一座富丽堂皇充满异星情凋的宫殿里,两个星球的代表面对面的落座了。西尼斯仍然穿着一件红色长袍,那条睁大的眼睛在无形中增添了他的威严。他在这里似乎可以主宰一切,旁边的那几名官员都只不过是陪衬。他欠了欠粗壮的身子,环视了一下天外来客发话了。他的声音低沉含糊,一连串的话很快地从嘴边迸出来。高林开始对这种语言极不习惯,但他还是尽了最大努力,总算弄清了西尼斯的意思:
地球的来访者们,我之所以很唐突地将你们请来,完全是出于我及我的臣民急于了解你们伟大星球的迫切心情,并且还因为有一件最为紧急的事情要告诉你们,就是曾经怀着野心向尊贵的天外来客开火,企图劫持你们的那个德里加星球,发来了一封最后通牒,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此事通知你们。
高林心突地一沉:“糟糕,事情复杂化了。”他扫视了一下同伴们的脸,看出他们略有惊慌的神情,于是他很不为人注意地攥了一下拳头,暗自嘱咐自己:“要镇静,决不能慌乱,现在我们是代表整个地球的人类。”
“尊敬的西尼斯,您能否把德里加星的通牒宣读一遍,或者让我们看一下?”高林不慌不忙地抬起头,盯着西尼斯的脸,用平稳的语调说道,然后他趁西尼斯思考的机会,用耳机对同伴们说:“呆会儿,你们一起研究一下那个通牒,把想法集中一下。”
“可以。”西尼斯象下了一个决心似地说。随后,他取出了一张“纸”,递给高林,说道:“请看吧,多么卑鄙的恫吓!”
高林接过来,快速地浏览一遍。这是用瓦尔塔星文字抄写的。
尊敬的瓦尔塔星西尼斯陛下:据我们星球舰队报告,侵入本星系的外星飞船降落到了您的星球,为此,德里加星联合政府强烈要求您能以星系利益为重,交出突然袭击我们巡航飞船的异星飞船。同时提醒您不要忘记德里加星球联合政府所拥有的强大宇航舰队以及它的赫赫战功……
这通牒中明显地充满了威胁,它使高林的心头更加沉重了。他把通牒传给同伴,自己又开始与西尼斯交谈。“清问西尼斯陛下,您准备怎样答复这种挑衅式的通牒?这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林的心急剧地跳着,本来就不太熟悉的瓦尔塔星语出了几处错误。
西尼斯站了起来,他的脸上浮起了一种特有的表情,这也许就是瓦尔塔星人的微笑。“请地球的客人不要激动,面对这种无耻之极的讹诈,我们正直的瓦尔塔星人当然不能接受,我已经断然拒绝了。不过,就此他们可能会向我们发动进攻。因此——”他拖了个长腔,使高林明显地感觉到他要说的是什么。果然,“我希望了解你们在对抗德里加星飞船时所采用的那种神奇的防护措施。请告诉我们,你们是怎样使敌人的火器失去作用的,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离子炮发射的粒子流总是在离你们飞船一定距离处停了下来。”现在该临到他盯着高林的脸了。
高林的脸上根本不动声色,但是他心里已疑虑重重。为什么他们要如此急切地想得到力场技术?为什么他们的飞船能看见我们交战的情景?难道这些都是巧合?……这一连串的“为什么”在他的脑海中交织成一个很大的“?”,他开始怀疑西尼斯的举动,尽管此时他心里还有一个念头在责怪自己太多心了。他很快地思量了一番,决定在还没有真正认识这个星球之前,不能轻易泄露与飞船存亡至关紧要的力场技术。眼下只有用缓兵之计了,等确信他们是坚持正义、爱好和平的星球时,再把这种技术传授给他们也不为迟。
高林的这一切想法都是在一瞬间出现的,因为时间不允许更多的思考,他必须马上回答西尼斯的话。
“西尼斯陛下,为了感谢您对我们的盛情款待,我们决定把那种技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瓦尔塔星人民。”
西尼斯笑嘻嘻地离开座位走向前来,此时杨巍他们也在耳机中异口同声地提醒高林注意。但是高林似乎没听见,仍然一口气地说下去,使杨巍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喉咙。他真想扑上去捂住高林的嘴,不过他没有那样做,因为他对高林还抱着希望,他仍在信赖着他。
果然,高林的话头在西尼斯走到面前时又巧妙地一转,“但是,请您原谅,由于在起飞前我们没有想到您的需要,因此手头上没有一份完整的设计资料;这还因为即使在地球上这种技术也是保密的。因为我们星球上现在还分成若干国家,他们中间有的想发动侵略战争,也千方百计地想利用这种技术……”高林这时注意到西尼斯的脸突然异样地抽动了一下,即使这一表情变化只不过是瞬间的事,也逃不脱高林敏锐的眼睛。他继续说:“当然了,对远离地球的瓦尔塔星人就无需再保密了。我相信你们会把它用在保卫宇宙和平这一伟大事业上。”
杨巍放心了,他开始猜度高林的用意了。
高林最后神态坚定地说:“因此,我们将尽快地搞出一份完整的设计资料交给你们,请放心,我们这里有地球上最优秀的科学家。”他用手指点着杨巍和钟亮,使他俩又吃惊又感到可笑。他俩完全明白了高林的缓兵之计,都站起来向西尼斯略一欠身。
西尼斯似乎放下心来,把手向上一举做了一个手势,周围立时响起了美妙动听的丝竹声,简直象仙乐一般令人着迷。不过宇航员们并不注意欣赏这异星之音,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异星世界的西尼斯身上,他们对他产生了兴趣。
选了一个恰当的时机,高林发问了:“这座西尼斯宫确实是神话般的美丽,但是它的时间为什么与外边的不同?现在不正是黑夜吗?”
“噢,你问这个吗?”西尼斯看来精神极其愉快,显然非常乐意回答,“你首先要知道我们的祖先并不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而是源于德里加星。在这颗行星绕‘太阳’(瓦尔塔星人对他们恒星的称呼只好沿用地球上的说法了)旋转145周之前(即145瓦尔塔星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在开发宇宙的时代到来时,涉足于此。他们把冰冻的湖水排除,在上边搭起了透明的密封盖子,然后在湖底盆地中兴建了城市。各城市之间靠地下隧道来往……”西尼斯现在是越说离题越远,不过高林并没有打断他的话,因为这对于了解这个国家正是一个求之不得的机会。他很有兴趣地听着,希望西尼斯继续说下去,不过西尼斯却把话题拉了回来。
“您看,我还没有说到您提的问题,现在就告诉你们,”西尼斯的语气中颇有抱歉之意,“但是后来我们发觉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生活不适应,因为这颗行星的的自转周期同德里加星相差太大,我们体内原有的生物节律被破坏了,这便引起了全身神经系统调节机能的失常。为了我们民族的兴旺,我们在城市中兴建了新式建筑,每一处建筑都有一个人工天空,这样就建立起我们适应的生物节律。因而也就出现了外边是黑夜而里边是白天的时差现象。将来如果我们的科学技术更发达了,就会把整个城市上空都建造成人工天空。
他们就这样谈下去,气氛变得融洽起来,好象德里加星的通牒压根不曾有过一样。
当他们离开王宫时,外边的天已大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