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宝宝之前,听一位同事说,他爱人当初没有给孩子喂母乳是因为“怕疼”,当时觉得很难理解。我是个母乳喂养的坚决拥护者,因为我自己就是母乳的最大受益者,母乳造就了我非常好的身体素质。但母乳喂养,本不是件容易的事,个中的艰辛只有自己体会。要说我的“经验”,其实更多的是教训的总结。
孕期的准备
妈妈到北京来的时候,我已经到了孕晚期,快九个多月了。她告诉我,每天要用粗糙一点的干毛巾擦乳头,使上面的皮肤变老,不然宝宝一裹,就容易破。妈妈的话,我也听了,可是工作没做到位,后来,宝宝才吃了一次,奶头就被裹起了一串透明的小血泡,那个疼呀,没法形容,可是还必须让孩子坚持裹,一层水泡破了,又起一层,那些天,喂一次奶,我就疼得浑身湿透了,差不多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才好。
经验一:怀孕期间,到八个月以后就可以为产后哺乳做准备了(太早可不行,会引发宫缩),每天用热毛巾热敷一下乳房,有利于乳腺畅通,然后就是用干毛巾揉搓乳头,使乳头皮肤变得经事些,可以防止哺乳时乳头皲裂,从而引发乳腺炎。
我是幸运的,宝贝儿是幸福的。因为我生完宝贝还没有喝任何下奶汤,第二天夜里就下奶了,而且奶水非常充足,奶水的质量据说也非常好——初乳是纯黄色的而且持续了大概一周,大夫和我妈妈都惊叹从来没见过那么好的奶。
以前老说“使出吃奶的力气”,还真不知道这“吃奶的力气”究竟有多大。现在知道了,这“吃奶的力气”可不能小觑,每次奶特别涨的时候,宝宝几大口就可以给我解围;宝宝每次吃完奶都要出一身汗,经常吃到后来就累得睡着了,看来这还是个体力活。那天用吸奶器吸奶,吸了一会儿出来的奶就少了,可小宝凿嘬一两口就又有奶出来了,要是接着让她吃的话,她能再吃好一会儿呢!
经验二:要想保持母乳畅通,充足,看来让宝宝不断吮吸的确是个好办法。
关于奶瓶,不得不说
由于刚来奶就涨奶了,当时孩子又很小,每次只能吃一点点,就用吸奶器把奶吸出来用奶瓶喂,吃奶嘴可能要省力些,几天的时间,宝宝就怎么也不肯吃奶头了。当时,也是狠了狠心,她饿了也不让她吃奶瓶,就塞奶头给她,饿了一个上午,她才有些接受奶头,后来又经过了几天的训练,宝宝才学会吃妈妈的奶。
当时,担心宝宝吃了奶瓶又不肯吃奶头,就彻底地把奶瓶给戒掉了。可最近又犯难了,马上要上班了,可宝贝根本不接受奶瓶,甚至饿着她都不肯吃。换了几种奶嘴,试了很多办法,比如在她闭者眼睛吃妈妈奶的时候把奶瓶塞进去,在奶嘴上涂糖水,可都不行,小家伙就用小舌头使劲顶着。现在,好不容易在饿的时候可以用奶瓶吃奶了。
经验三:只要条件允许,还是让宝宝直接吃妈妈的奶头,这样既方便又卫生,还有利于保持妈妈的奶水充足。可是还是应该训练宝宝接受奶瓶,比如让她学着用奶瓶喝水,喝果汁,这样妈妈上班后就可以把奶吸出来用奶瓶喂。
为了孩子,坚持就是胜利
吃奶,是宝宝婴儿期的一件大事。可吃奶对妈妈,对宝宝都需要学习和适应,期间妈妈可能要承受很大的艰辛甚至是疼痛,比如涨奶,乳头皲裂等等,为了孩子必须忍耐。有了孩子才知道,原来“吃”的本领也是要学习的,比如学习正确地吃妈妈的乳头,学习吃奶瓶等,期间妈妈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孩子一起适应。孩子对任何事物的接受都有一个过程,作为妈妈,坚持就会取得胜利!
本文刊登在新浪育儿博客首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