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苹果者说
(2010-11-01 20:40:38)
标签:
通货膨胀
理财
金融
财经
通胀
投资者
趣味/幽默
杂谈
|
分类:
信笔妖言
|
刊于2010-10-27
五月妖
我最初听到苹果价格大涨时,以为是那个靠设计和创始人个人魅力,就吸引无数丁男妇孺连夜排队盼购的苹果电子系列。因为,我压根儿想不到那种名叫苹果的农作物果实也可以被恶炒资金聚焦。
炒高任何农产品的价格,都会有一个理由。比如民生必需品刚好在当年减产,比如国储对市场某产品大量收购……且通常炒作的都是易于仓储的作物,我私下说句幼稚得离谱的话:估计炒家们也晓得真砸在手里,起码可以慢慢自用?
可是说到这个苹果,媒体报道说有人用800万元收山东当地某苹果高产村的所有苹果,根本不看质量优劣。令人不解的是,他究竟是爱苹果至深,还是恨苹果至切。苹果这种多水分农作物,似乎不易存储,我因为不爱吃这种农作物,亲眼见证过一个水分充足粉嫩圆硕的苹果在区区数日中渐渐憔悴直至腐烂的过程,我不认为800万元的苹果,一旦全砸在收购者手上,会给这位金主充足的闲暇在它腐烂前慢慢享用殆尽,即便都酿成果酱,也够全国人民吃一阵子的。
这收苹果的高人,举止难测不说,还不是个案,据说山东多个苹果产量高的地区,云集了来自祖国各地、心揣苹果理财新观念的高人。我一向以为商人是最有智慧的,他们能准确地嗅出钱的所在——所以,他们的囤积,一定是有道理的。——莫非苹果有抗通胀概念?可它毕竟不像水稻、姜蒜那样,为人民生活所必需。且苹果目前没听说有什么金融挂钩产品,也没有什么对冲风险手段,收苹果究竟干嘛呢?
我突然想起幼年时听说的一个故事,说世界上只有两盆黑郁金香,一个已经拥有其中之一的阴险狡诈的商人,从一个善良爱花的男孩手里买下世界上仅有的另一盆,并当场毁掉了它,以确保自己的孤品卖得高价。当年不懂经济学原理的幼儿我,竟还因为这个故事,在多年以后仍将那名商人的职业理解为传说中的采花大盗。
且不说苹果有多大概率成为孤品,就说收苹果的商人并不爱吃苹果,他们爱的是钱。也许苹果不同于其他农产品的特色在于,等它真的烂了,是可以把果核深埋,假以时日,能成长出一片苹果林?
其实,当年炒到过万元一株的君子兰,如今也就是寻常如我者的盆栽而已,当一切都被冠以抗通胀的名头,那我们的每一次出手,都可能刚好助推了通胀,更助推了那些制造概念以期提升价格空间,从而图谋空前牟利的商人。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