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2010-09-08
上期,本专栏主笔阿信前辈解读央企两巨头净利相加超过民企500强时,颇费了些笔墨怒了一下民企的“不争”,大致是说民企急功近利致使自身难以做大做强做长久,令人看后难免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民企生于草莽是实,急功近利倒未必。无非是小民智慧,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如果不是兢兢业业地艰难生存并心怀大志地默默发展,又何来现在的民企500强?只是,民企的草根性决定了它必须着眼在当下,也就难怪500强中有221家企业有意在未来三年投资于房地产行业的比例高达44%了。
要民企肩负起民族使命,那要看民企可以行使哪些权利和权利义务是否对等,这应该已经是现代法治精神下的共识了吧?要是我们忽视央企无所不在的市场影响力,空谈民企成长必须有远大理想,实在有点强人所难的意味。
历史故事按下不表,单说我最近听说的一回事,就足以见得民企的发展与央企的口味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然而民企永远不知道央企的口味以及什么时候会改变口味,除了随机应变加惹不起躲得起,还真没有更有效的招式。
话说全国各地储值卡和消费卡市场方兴未艾,讨论其生存空间是否因灰色收入习俗所致已经有点扯远了,反正现实是,方兴未艾的市场中出现了无数从事发卡业务的信息科技公司。对于这个日益壮大的市场,某央企觉得应该进入其中履行社会责任,捍卫经济安全。最近开始低调介入此行业,但据说出场第一招,就是和一家国有控股的卡组织联手,推出全国通用的消费储值卡。现在这个大家伙才刚刚介入市场,仍然很不起眼,但以其雄厚经济实力,布局全国也并不需要拖延到很久的未来。然后,央企之间再互相帮衬帮衬,后来居上的发展空间简直是可预期指数100%。
到市场份额被蚕食得惨不忍睹时,那些信息科技公司选择被招安还是绕道行驶,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无论如何,我认为是不能怒他们不争的,因为市场的未来从来都存在不确定性,大鳄是否变换口味想要涉足小鱼小虾的领地,也算是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之一,相当于不可抗力,没的争。小鱼小虾的选择无非臣服或回避,这不是远大理想可以左右的。所以,也谈央企与民企净利总和的比拼时,我想说,民企500强的总净利能抵得上两家大佬央企,而不是区区一家,已经老不错了,知足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