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2010-08-04
与某保险公司的个险主管闲聊,问及为何外资险企屡屡在中国折戟?这个市场的特殊性究竟有多特殊?特殊到不做好死撑准备就不要动进入这个市场的念头?该主管是个在北大学得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国人,仍然没有摆脱夸张的语言伴生手势,他说着:“中国富人多。”这时候,他的双手拉开,仿佛抱住一个巨大的球体,跟着说到“中国中产阶级”双手“啪”地一声合上了:“太少!”。他客观地说:“太富的人不用买保险,太穷的人没钱买保险,中产阶级最需要保险的安全感,所以通常保险都是以中产阶级为销售目标的。”
立刻有人反对说,中国已经有大量的中产阶级了,但反对者又立刻反悔说:“不过房贷压力和各种支出还是很高的。”
我想起此前一天,我的一位女友气愤地打电话给我,声讨她的丈夫反对她退职在家休息的计划。她说:“他的收入,不差我这点了呀,居然小气到这个地步,说如果只有他来做家里的工蜂,我就要像蜂王那样,尽到一直生小孩的义务。”
我非常了解女生听到这话的愤怒感,但我就是当场笑翻了。
你能说这个丈夫说错了吗?以他目前折合到每个月收入达11万元的百万年薪看,绝对可以算是中产阶级一员了。但是他的基本生活支出,加上房贷,加上孩子教育支出,加上社交高尔夫运动,加上妻子光鲜亮丽的装饰成本,每月支出都在9万元上下,用他的话说,“几乎存不到什么钱。”他的所有忙碌,如工蜂一般,只是为了工作而已,完全感受不到生活本身的美好和乐趣,他每天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饭桌上,要不就是在电话上。
他的小女儿为他表演投入重金训练有成的芭蕾时,这个勤力支撑家庭的好爸爸睡着了。
如果你问他保险,他会说:那个有什么用?能赚钱才最保险。
不得不承认,今天,我们许多人,都在一边为了获得物质上的安全感拼命工作,一边却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我们赚钱,只是为了将这个逐渐巨大的蓝字,用来填补另一个也在扩张的红字,略有盈余,就额手相庆,感慨自己活得不错。无论是月入10万元的中产,还是月入千元的无产,都努力做着收支平衡的数字游戏。这让我想到一个很冷的笑话,说某个懒汉每天面对大海晒太阳,勤快人批评他懒惰,他问,要是我勤快了会得到什么呢?勤快人说,赚好多钱。那有钱了干什么呢?答:可以到海边晒太阳。懒汉愤怒地推开勤快人:“我这不已经晒着了吗?你别捣乱!”
所谓中产的从容人生,仿似那个通晓中文的外国人啪地拍扁在手中的空气球,又仿似忙碌一生的工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