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
2010-06-23
五月妖
我正在考虑购买“嗡嗡祖啦”,我在心理上产生了对拥有它的渴望。我记得第一场球赛时我恶狠狠地说:“吵死了,好像一群苍蝇。”而最近,我的一位球迷朋友在一个昏睡状态的午餐中向我抱怨说,“电视台是不是把嗡嗡祖啦屏蔽了?两点钟那场球我看得很烦躁,因为嗡嗡祖啦的声音没有以前那么震撼了!”
人的适应性和依赖性是超乎我们想象的。也许很多人在非常有闲时偶然怔住过:“什么时候出来那么多人对我用钱指手画脚?”那天朋友表示对嗡嗡祖啦的声音有点依赖时,我直接把两者瓜葛上了。假设我每天自力赚钱,可是花钱的时候老不能自主,总有各路人马在耳边聒噪说你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我绝对怒了。可是有趣的是,当各路人马把这种对别人怎么花自己的钱横加干预的聒噪冠上理财指南的名头,那被聒噪的人们非但不再反感,反而自愿掏钱购买刊载这些聒噪的报章杂志。这是依赖性。别说你离开了理财专家的建议就会无所适从,我担保每个人少听些互相抵触的理财宝典,对保持自有智力和判断力未必有害。
先前媒体很哈高盛,高盛公布个观点网站平媒都跟着转载,后来高盛被调查了,于是成了过街鼠,陈年旧账都被放到阴谋论的显微镜下。其实,从原动力去思考,任何一个公司的存在,为了什么?利润最大化!那么全部行为举止都所来有自。如果没有先前的盲目膜拜,也就不必事后咬牙切齿地清算。好像我幼年时一个邻居大孩子,常常在别家小孩跟着他玩并吃了亏时,嚣张地说:“谁求你跟着我了?我让你跳粪坑你也跳么?”说得小孩们哑口无言。
成年人的世界更是如此,中国刚刚富裕起来的,自然有一些貌似理财高手的前辈公司或前辈国家,要来指手画脚。微观的,有理财专家对个人理财说三道四,宏观的,有债务国家指挥债权国货币升值。等到你因为跟从而受损,他们翻脸说“买者自负是成熟的契约精神”。
近来信托产品收益令人瞩目,许多自己从没有参与过信托计划的人士又人云亦云地力推信托,我欲言又止道:近来寒暑不常,希自珍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