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人类是有“山征服”情节的,至少在我接触的大半中国同事同学友人故旧闻达才俊之中,这个比例只高不低。眼看临近黄金周,周围又有N多人开始计划去各种各样的山。
我个人懒到一定的段位,因此对登山的厌恶与日俱增,然而,在从少年时代起就散布的不登山言论支撑下,我先后参加了各种情形下无可避免的登山活动,因为昨天一位同事提出去“岱山”这个岛屿吃海鲜,我神经过敏反弹曰有山字的都不去————然而接着就有人提新建议说:萧山!老天,我们除了山没有可以周游的“附近”了么?
一时兴起,点评一下各种山——————黄山(上去时怒评光明顶食物饮水住宿的价格形同打劫,很久后媒体曝出梦笔生花早是一株塑料松让我幸灾乐祸了很久)、华山(不明白我们又没有解放中国的历史使命为什么要拿建设新中国的宝贵生命去走那条自己不想坠崖都不行的险径)、泰山(时隆冬,我用10分钟缆车上山观景后10分钟下山,欢呼欣赏美景应该这样轻松,沿途向亲友高呼“我登上了泰山”,惹笑所有兄嫂)、峨眉山(没有传说中的美丽师太)、五台山(没有传说中的武功深藏家世不详的大胖和尚)、武夷山(一看就知道是这种地貌下的这种山,听信山清水秀的煽动是不智的,因为在我们的大中国,就算一座无名的途经小山也是这样的山清水秀的风景)、九华山(旧同事在成为国际友人后返国首次朝拜就出了车祸)、普陀山(唯一一处带山字而我自愿重复去一次的地方,原因是它临海而且关键的关键,到最高的山顶也是有小巴的)、三清山(印象只有一个破败的道观)、天目山(已经被迫去过多次且每次都买许多号称天目山鲜笋的东西回来分送众亲友)、青城山(都江堰那里的,我都没印象了,这说明此处还是很没有争议的中上景区,不然我至少会记得损它几句)、天门山(张家界的山是和一般中国的山景有别的,属于“凌峋陡峭”那种,我去时是中国第一个黄金周,游人井喷服务恶劣,连累了我对此山的印象,倒也怪不得它)、雁荡山(和天目山一样不过尔尔)……还有一些登了都记不起名头的山了————不总结不知道,一总结都被我自己在如此被动的情形下多年积累的山印象吓了一跳——————不过说句实话,为了不至于有悖我反山的主题,我不愿意把“长白山”拿出来说事,那是我很奇特的一个情结,按说我家并没有过长白山一带的“根系”,我却自幼对长白山有一种梦想家园的情怀,春秋冬夏的长白山一草一木对我都有杀伤力,我的少年春梦中甚至很有过在那里当个“压寨夫人”的奇想。————此外,我不知所在的“敬亭山”因为李白的“相看两不厌”而幸免被我肆意指摘。——————而同样是真正意义的山,但九寨沟叫“沟”,那种美是与任何其他地方无可比性的绝美,独一无二的美。
我忽然得出一个结论,人类的“山征服”情结和“海回归”情结一样,似乎是我们进化的痕迹,我们平时想到海就有平和向往之心,有些象回家的期待,完全忽视海也有狂怒的吞噬,但我们对山始终是“征服”感多过归属感,是不是人类从海洋走向陆地后不断向更高更远更没有水的地方进发的一种执着在血脉中延续的情感?扯远了,本文主题是:十一黄金周,不要约我去看山————除非阿尔卑斯山脉,本美少还是愿意参加滴(强词夺理曰:主要是积累回来贬山的素材)。
哈哈,祝所有人节日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