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家长会解读
4.17日晚,学校线上开家长学生会,由李老师给讲强基政策和报名事项。李JING老师是学校的劳模,年年带高三,天天应对无数大大小小的上传下达、材料报送、政策解读、个性需求,像个核动力稳定的风火轮,工作量巨大,风风火火又有条不紊。真乃高三年级的定海神针、动力中枢。老师的讲解重点:
1.除了北京几所高校外,京外学校投放在京的强基名额,其实很少,大多都在个位数;2021强基计划在京共计32所高校,招生总计划348。
2.最受关注的还是清北,名额投放量大,T大共90,P大共87。以今年6倍入围计算,大概入围两校的市排名在1500左右或更低。入围量增大、竞争更加激烈。参照SZ去年情况,预计校排名110-120之内入围可能性大。
3.重视校测。以80:15比例计算,校测的1分相当于高考成绩的8.8分。校测多考3分,相当于高考多考26分。
4.想好定位,能报就报,多一次机会,也把握好冲与保的关系。
二、P大宣讲会
4.18上午P大在学校礼堂现场做了一场强基宣讲会。为了避免外界产生不必要的误传(估计是怕机构瞎解读),没有作线上直播,只有现场福利。P大准备很充分,开场两个宣传片生动又有针对性。老师宣讲详实明白,提前调研了关注的问题,最后的互动问答也有来有往,清晰明确。要点:
1.培养方案为1+30(本专业+双学位),即一个强基专业(投放的强基专业全部为A+),可以配置可选30几个学校强势学科的双学位,有非常自由充分的选修辅修机会。感觉除了出口的毕业证必须是入口强基的专业之外,其他选课和培养都很自由。这个超出原来的想象,很赞。
2.P大不设置确认环节,不会“强录”。确认环节是教育部建议设的,但P大不缺报名和想入强基的人,强制留在强基不符合P大尊重自由的理念。顺便还CUE了一下隔壁是设置的,哈哈哈哈。(窃以为,TOP2完全没有任何必要设置确认环节,所以T大是太实在听话了,平添了一丝小气,被摆了一道)。
3.今年校测调整,只考语文数学。笔试面试的权重可能调整(猜测9:6互调换)。
听下来,P大的强基方案比之前看简章上的,要出色不少,真是挺有吸引力的。不过,这两天寒假营的评级出来了,俺们登录进去一看,考的不咋地,连个“良好”也没有得到。如此看来,根本也拿不到人家的优惠,只能看起来很美,望洋兴叹额。
自己忍不住自我安慰:妮呀,P大不给你优秀,是不是面谈的时候,看你不感兴趣,人家不愿意浪费名额呀?妮:麻麻你别做白日梦自我安慰了,原因无他,就只因为我菜。(生活啊,为何要告诉我真相?!哈哈)
三、T大宣讲会
休息了半个小时,紧接着就是T大宣讲。负责SZ的招生老师也是老面孔了,院长领导有点懒洋洋,助手小姐姐勤奋奋,头脑清晰,重点突出,语速又快又准。要点:
1.最关心的:虽然有确认环节,但本质是对专业顺序的确认。如果裸分够高,想到其他专业或学校,不参加校测就视为自动放弃强基,不会“强录”或有其他惩罚措施。(就说嘛,话说人家去年强基报名1.6万人,入围5000人,最终录900多人,真的不必搞“后果自负”等等)
2.培养方案仍然是书院制。三个双学位理工衔接书院,两个文理书院,基本与去年差不多。去年书院这波强基孩子表现优秀,综合素质良好,也证明了强基和书院设置的成功。T大下了不少力气在强基上,看得出来也是从资源和培养方案上最下功夫的学校了。果然牛校里的牛人们,干啥都这么一板一眼,有声有色。
与P大相比稍逊色的是选修的自由度,需要在双学位框架内首先学满学分,学有余力才能选修其他课程,可能对想涉及或选其他专业的孩儿不太友好。
3.关于保研或推免:本科毕业时不限于保研在本强基专业,只要足够优秀,并有跨专业的导师认可或愿意接收,可跨专业保研。并且强基的保研力度,本身就比非强基要高。
4.宣讲结束后,给在营里获得“优秀”和“良好”的家长们开了个小会。大意是校测时还是会给到优惠,给大家个定心丸。
四、报名
关注的几个问题都弄明白了。一个有优惠,一个没有优惠,定睛一看,也没得可选,当然选有优惠的。上网、填资料(T大的系统特别不人性,这都填了好几次资料了,每次都重新填。计算机系那么牛,就不能整个好用的系统么)。选专业的时候,妞终于看了两眼,大概其选了几个先(确认环节有这个好处,到时候再仔细考虑和调整就行)。——结论就是,呜呜我还是想学建筑城规——我走了,我去好好学习了!(哈哈哈,达到小目的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