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国最近很火的小沙弥说说泰国出家文化

标签:
育儿 |
分类: 佛牌日记 |
从泰国最近很火的小沙弥说说泰国出家文化
其实这个视频去年就出现了,当时还不是很火,最近这些天突然又炒冷饭爆发了,还多了超级多照片,确实超级超级可爱呢!但每个微博下面总是有些很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个完全不了解泰国佛教文化,尤其是出家文化完全没信仰的圣母婊在下面呼天抢地说——哎呀妈啊,这孩子的爹妈忒狠心啦,怎么让个那么小的孩子出家当和尚呢?哎呀,我的心啊,疼得不要不要得啦。。。。
我想说,圣母婊们,不了解人家宗教文化,拿自己那些个九流上不了台面的宗教知识别代入别人家宗教里面好不好?
首先,要为小沙弥的爹妈的机智点赞,三个月就把孩子往寺庙送,白天送晚上接,尼玛简直妥妥的把寺庙当幼儿园我擦,还免费啊我去!!大师你上当啦,你当了免费保姆啦,一寺庙的人陪你家孩子耍啊我去!!!
其次,我想说,人家不是当和尚,和尚你大爷哦,这个孩子还没到和尚的级别,撑死也就是个小沙弥,就是入门的菜鸟而已,那么你不是1岁,你是10岁100岁都好,你是头次进去的,就是菜鸟,就是一个小沙弥,记得当初有个师兄跟我说,我啊心情那澎湃啊,我阿,我阿,我厌烦了祖国的生活,我想去泰国找个寺庙短期出家啊。。我阿,哎呀。。。然后师兄当时就是说了句,不过我也是个菜鸟而已,进去也就是个小沙弥啊。
所以呢,这里说明了,不是和尚,是小沙弥,另外,在泰国当和尚,不需要本科学历哈,没有招聘制度哈,哈哈哈哈。。。。就正如韩国是全民参军制,泰国也基本上全民出家制啦。很多家长都是以孩子出家为荣的,出家就是泰国的习俗哦,每个泰国的男孩子,这辈子总有一次置换的出家模式,一般是在20岁或者结婚前,都是短期的出家,当你真正出家回来了,你才是真正的汉子哈!
当然,除了成为“真汉子”的理由外,泰国人也有各种的理由去出家的,其中最常见的是为爹妈家人祈福,时间可长可短,好像之前阿赞teap,阿赞明,阿赞man等等师傅也因为各种原因跑去出家,在寺庙溜达了一段时间。。。
反正假如你——哎呀,我病了,如果我病好,我出家去——
哎呀,我失恋了,我看破尘缘了,我出家去
哎呀,我毕业等于失业,找不到工作啦,我出家去
哎呀,我睡觉梦见观音菩萨啦,我要出家啦。。。。
然后呢,泰国寺庙总是会——来吧,come on baby,快到碗里来!
再之前就是香港歌手苏永康为了体验生活,也跑去泰国出家了一段短时间。。。
泰国寺庙对于出家的模式是很随意,不管你是什么地方的人,你来,我们收,费用全包,包伙食啊亲,是真正做到包容一切,幸好泰国寺庙不收中国大妈,不然可要哭惨了!!!
另外,之前不是说那些圣母婊哭惨了脑洞大开说哎哟妈啊,狠心爹妈啊,那么小当和尚啊,尼玛以后不能结婚生孩子一辈子关在寺庙啦,我哭哭啊。。。
既然前面说随时可置换模式,那就不存在当光棍的问题啦,不过也有些人真的甘愿一辈子留在寺庙的,这些另当别论,一般有些短期出家,或者结婚前出家的,之后都是成功置换普通人模式,高高兴兴结婚,过自己的生活去,也有些是本来出家多年,然后就还俗了哈,接着去结婚的也有,例如之前很商业的古巴苏斌师傅,前几年以身体为由还俗,最近惊闻结婚生子了,还是双胞胎呢我擦!!
另外,他们当和尚期间是可以吃肉的,只是不会去杀,吃三净肉而已,也就是中国人,按照自己脑补出来的所谓佛教文化,一厢情愿认定信佛就必须吃素。这只是你个人想法,不代表其他人。。。一般泰国和尚也有化缘文化,民众见到和尚大师们毕恭毕敬献上贡品,而他们也是给啥吃啥,泰国民众有个最真挚的愿望是——拜一人为师,一辈子追随,好好伺候师傅!!oh
yeah~~~
在泰国,有了泰国皇室这棵大树支撑,僧侣是极具社会地位的,具有超高发言权,甚至作为国民教育典范,基本上从摇篮中就被教育要有良好的信仰,那个可爱小孩子被父母送去寺庙接受教育一点都不奇怪,这不挺好,你看那个孩子可是乖巧可爱,完全没有熊孩子的样子哦!
——————下面百度相对靠谱一些出家资料,大家看着参考就好
在泰国有些僧人称为龙婆,有些称为龙泡、龙达、亚赞.... 其实这些称号并没有多大分别,都是对僧人的一个称呼,不需太注重,至于这些
称呼的含意为: 龙答(LAUNG - DA)一般称呼较为年老的僧人,多为亲人称呼,有外祖父之意。 龙普 LAUNG -
PU)一般称呼僧人资历较深及年老的僧人,有祖父之意。 龙婆(LAUNG - PHOR)一般称呼僧人资历深及中年的僧人,有父亲之意。
龙必(LAUNG - PI)一般称呼较年青的僧人,有兄长之意。 亚赞(AH -
JAM)一般为弟子称呼师父的用语,所以学生也称呼教师为亚赞,有老 师之意。
崇笛(SOMDEJ)所有名前加有崇笛的僧人,都是僧皇级的僧侣,于泰国佛教有着 崇高地位。
另还有"连"为小和尚的称呼,但这些全都是一个称呼,就好像我们的乳名,并不
是真正僧人的法号,我们一般遇见年纪较大的僧人,算他是新出家的僧人也好
,我们都会以龙婆或龙泡来称呼,因为这是出于尊重,而泰国僧人的法号泰国称
为"茶也",例如龙泡湾大师"茶也"为"术既罗","术既罗"才是龙泡湾大师的法号。
和尚没有称为僧侣前称为沙弥,沙弥从10岁开始读佛经,必须会吧梵文,印度文,巴利文的佛经翻译成泰文,并且每年都要面对会考(感觉象我们念书的时候)一年不合格就会降级。。。如果能连续九年考试都不曾掉级至9年后满20岁会被授予具足戒,泰国皇家僧团就会设皇家仪式来为这些成功通过的沙弥转为大比丘戒律,成为皇家僧团中的一员,并直接获得御封为顺德(又想起了等级MAX的本师傅)然后才有机会晋级传说中的终极职业。。。顺德善加拉僧王。全泰国只有一位僧侣被封为僧王,是泰国佛教界的领袖。
不过在泰国搞不清楚应该怎么称呼的时候可以全部叫阿赞。
苏永康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