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复仇联盟之再次探鱼
9月底探鱼开启打折体验,四折当日组队前往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于是写了一篇长微博@了
探鱼的官博,想不到广东区负责人非常重视此事,立即致电我们了解事情经过后,诚意邀请我们
再次前往免费体验。这公关危机解决比维多利店的店长给力多了,至少诚意非常足够。
国庆过后11人团队再次出发,到达维多利店时感受跟上回大有不同,店铺已经恢复正常价位,6
点多高峰期有少量人等候,但叫号什么的很快,我们有定位很顺利就进入了。
这次材料充足,终于开始无所顾忌点菜了,先来各式的招牌小吃饮料第一回合,之后就是烤鱼和
牛蛙,接着是甜品,11人团队彻底吃趴,快乐非常。
上次实在点无可点所以无法点评菜式,终于可以认真给出评价了,店家打的是原创文艺探鱼品牌,但
事实上,同类型的餐厅品牌复制在广州已经出现,相信日后还会有更多,到底能不能站得住脚是未知之
数。
价格方面因为所处的地点肯定是贵的,加上装修,定位对准的是年轻人,怀旧文艺风味,但贪新忘旧
是年轻人特性,尤其是风味是外来的,未必适合所有广东人,如果勉强配合广东人口味的话,就必须要
做出相应更改。这时候又会出现不正宗的声音。。。以后到底要怎么发展。。。就要值得深思了。
再来说说烤鱼和其他菜品问题,部分口味确实不太适合广东人,或者是广东人未必懂,例如烤鱼上面
加了香草薄荷,折耳根什么的,其实这是正常的,我吃过广州很多餐厅的烤鱼,大多数配合广东人做了
适当的改良,所以广东人未必知道——哎呀,这烤鱼跟我们外面吃的不同呢,为何会加入这些材料呢?
我觉得在推动“文艺烤鱼”的品牌,最好也要普及下相关菜品的文化了,至少要让人晓得除了文艺外
的烤鱼文化,不然就只是停留在“吃”的方面而已。
另外某些菜品需要改进,而且我是觉得有点坑爹的,例如就是那个上上签,我擦,这不就是串串香吗
?换了个名称,修饰下,身价百倍,但看着好坑爹啊!冰粉,豆奶味道过淡,并不太适合广东人口味。
某些菜式烧排骨,烤茄子,鲍鱼,扇贝味道还是不咋的,至少我们在外面的烧烤店吃,比这好好吃
多了。同样的烹调方式和手法,但整体性价比比外面差太多了。
我建议,在点菜的时候,可以适当再人性化点,询问客人口味后再做出修改再下单。。这样可以长久
留住客人。甚至考虑下根据四季的变化,菜单做出相应的调制,这样才能长久生存下去,不然也只是新
鲜一阵子,再无以后了。
这次我们吃完也不过9点半左右,想起上次苦等6个小时才进场,真的感觉太幸运了,非常感谢店家的
诚意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