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郑义长篇小说《红灯记》将出版

(2016-07-09 16:46:01)

  第一章

 

               1、逃离老黑沟

  

在众多的鬼子杀气腾腾的闯进胡家店村的当天早上,李奶奶和孙女小铁梅就被鬼子从屋子里拖到了屋门外,不管你是怎么求救还是怎么哭喊,三个持枪的鬼子兵瞪着眼睛连喊带骂,硬是不让李奶奶和小铁梅在自家住了。李奶奶不从,动作迟缓了些,一个鬼子用枪托狠狠地打在李奶奶的后背上,李奶奶被打了个趔趄,险些跌倒,小铁梅惊吓得“哇”的一声哭起来,李奶奶无奈,连忙搂着吓得身子发抖的小铁梅,被鬼子兵连拉带扯地赶到村南头的胡家大院。进到院子里才知道,李奶奶被抓到这里是和村里另外两个被抓来年轻媳妇给小鬼子做饭。

李奶奶来到院子里,看到院里有两个鬼子,一个站在院门口,枪杵在地上,东张西望一阵子又盯着院里干活的女人;另一个在院里的一棵李子树下,抱枪蹲着,眼睛鳄鱼般死死地盯着抓来干活的女人。李奶奶那年四十二岁,头上已添了少许的白发,挽着发卷盘在脑后,“你的,管着她们,为皇军做饭,保你命的,你的,明白。”李奶奶不说话,被门口的鬼子又杵了一枪托,枪托打在李奶奶的左肩头,李奶奶被打个趔趄,“干活,做饭的,快快的。”小铁梅才七岁,见奶奶被打,小脸儿吓得煞白,“哇”地一声又哭起来,被一个鬼子一脚踹倒在墙角,摔倒在地的小铁梅止住了哭声,蹲靠在墙角大气不敢出,只是默默地流眼泪。李奶奶眼里喷射着怒火,盯着也同样死盯着她的鬼子,从容不迫地走过去拍了拍小铁梅,“不要怕,就在这呆着,”又给另两个抓来的媳妇使着眼色,“没办法,咱给他们做饭吧。”两个鬼子的目光跟着李奶奶,看她动手干活了,就又喊“快快地干活,做饭的,干活,大大的好。”

胡家大院是村里的大户人家,院里有两个大铁锅,鬼子相中的就是这大铁锅,能做米饭又能炖菜炖肉。小鬼子把从老乡家里抓来的二十多只鸡用刺刀割下鸡头,扔在院子里,让李奶奶和另两个女人把水烧开潳鸡拔毛。在鬼子的威逼下,三个女人把鸡都拾掇好炖在锅里了,鬼子又让李奶奶在另一口大锅里焖上大米饭。

三个女人往灶坑里添着苞米杆,灶坑里的火熊熊地燃烧起来,院子里炊烟燎绕,微风吹来,香气扑鼻,院子里的两个鬼子看饭菜快做好了,也不管小铁梅了,小铁梅就拭探着站起来,到李奶奶身边,蹲在灶坑前,一起往炉灶里添柴禾。

饭做好时,门口的鬼子朝村头的几个鬼子扬了扬手,又咿里哇啦地一阵喊叫,不多时就有二十多个鬼子跑过来,叽哩哇哩地哇哇叫着要吃饭,门口的鬼子和院里的鬼子让李奶奶和另两个女人靠在墙边,两个鬼子一个把着饭锅,一个把着鸡肉锅,开始给每个鬼子往饭盒里打饭打菜。

见鬼子狼吞虎咽地吃上了,李奶奶拉着小铁梅,又看了眼做饭的另两个媳妇抬腿往院外走,却被打饭的鬼子喊住,“走的不行,还得干活的,晚饭地干活。”鬼子指着院里栓着的抢来的一只山羊,“晚上吃羊的干活,不能走。”

打菜的一个鬼子走过来,呲着牙满脸的笑,把一个鸡腿递给小铁梅,“米西,米西,吃的干活,走的不行。”

小铁梅紧抿着嘴唇,又怕又饿,却不敢伸手接过来,只是看着李奶奶的脸,李奶奶把鸡腿接过来,递给小铁梅,见小铁梅啃着鸡腿,李奶奶小声的对另两个媳妇说,“看来一时是走不了,得想办法逃出去。”

这时一个吃饱了的鬼子走过来,嘻皮笑脸的从一个做饭女人的后边,拍了拍这个女人的屁股,“大大地好,大大地好。”鬼子闻声,淫笑着都纷纷聚拢过来,这时带军刀的一个鬼子大喊,“晚上吃羊的干活,花姑娘干活的,现在不能动,事后的,明白。”说着大声地淫笑起来,满院子的鬼子也都放声淫笑,有好几个鬼子还比划着下流的动作,院子里又是一阵鬼子的淫笑声,

在带刀的鬼子的一阵叽哩哇啦的叫唤声过后,几个围在年轻媳妇身前身后的鬼子兵又一个个靠后退去,每个小鬼子的眼里都是淫荡和贪婪目光,比比划划地嘟囔着一些不堪入耳鬼话,跟着带长刀的鬼子出了院子。这伙鬼子走后不多时,又有十几个鬼子先后跑进院子里,这是鬼子换班吃饭来了。显然,他们离老远就闻到了香气,进到院里不闻不问,直奔铁锅走去,盛上米饭和鸡肉饿狼般一个劲地吃,吃了一会这才注意到院子里李奶奶、小铁梅和另两个年轻的女人,有个鬼子吃饱喝足之后,走近院里的一个年轻媳妇身边正想动手动脚,却被另一个鬼子吆喝住,那个鬼子没敢再放肆,另一个鬼子也不说话,手指院外,从院子外远处不断传来的是村里老乡的哭叫声,有男有女,也有孩子的惊叫,时不时地还响起零星的枪声,鬼子又手指着铁锅,意思是这个女人还要做晚饭。

在年轻媳妇身边要动手动脚的那个鬼子兵只是低声淫笑,就和几个吃过饭的鬼子一起离开了院子,持枪向村里跑去。此时,院子里的鬼子就剩下原来看押她们的两个鬼子了,一个鬼子让李奶奶她们吃剩下的残羹剩饭,李奶奶看着小铁梅,对两个村媳妇说,“吃,不吃亏得慌。”正吃饭的功夫,一个鬼子向另一个鬼子说着什么,另一个鬼子就朝栓着绳子的一只山羊走过来,端起枪一枪刺在山羊的肚子上,山羊瞪大眼睛声嘶力竭地哀嚎,四条腿乱蹬乱踹挣扎着,跑了几步又被栓在脖子上的绳子拽倒,山羊的肚子上血流如柱,近前的地面上也是一片片的血渍,鬼子端起上了刺刀的枪,接着又向山羊连刺三四刀,山羊的刀口处血如泉涌,地面都被血染红了,功夫不大,山羊倒在地上没有了挣扎的力气,静静地躺在地面上的血水里死去了。鬼子向李奶奶这几个女人喊,“快快地羊肉地干活,大大地好吃,皇军晚上吃,米西,米西。”几个女人看不下去这场面,已不再吃饭,愣愣地站在锅台前,“起来,收拾山羊的干活,晚上米西的。”在鬼子的威逼下,李奶奶带两个女人把杀死的山羊拖过来,开始剥山羊皮,给鬼子准备着晚饭。

看李奶奶带着两个村媳妇在拾掇着准备晚饭,两个吃饱的鬼子就都靠在大门口,抱着枪打起盹来。两个鬼子对村里不断地传来的老乡地哭叫声和不时地传来的枪声似乎不闻不问。

李奶奶猜想得到,这一定是鬼子在残害老乡在杀人。

这天是1935年的529日,是日本鬼子进入吉林舒兰老黑沟,犯下了枪杀村里上千人的罪恶行经的最血腥的一天。在村子里胡家大院给鬼子做饭的李奶奶和两个年轻媳妇并不完全知晓,但李奶奶从鬼子回来吃饭时身上染上的血迹,已能判定个八九不离十,鬼子是要杀绝村里的所有人,危险凶兆就在眼前,当鬼子不再需要她们做饭了,就是凶兆的开始,李奶奶必须要逃走,主意已定,她在寻找时机。

这伙鬼子在进驻吉林舒兰的老黑沟之前,就被以宋德林为首的反日山林队第三支队打个措手不及,狼狈不堪。宋德林的部队先是将保护修筑铁路的小鬼子五十八人击毙,拔掉了牛头山炮楼,缴获大批武器和弹药、筑路物资和粮食物品。之后,在宋德林的指挥下,一支队在舒兰上营东干沟埋伏,又击毙小鬼子十二人,炸掉了碉堡。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使小鬼子惶惶不可终日,四处收集情报准备报复。后来鬼子侦察到宋德林的反日山林队的堡垒村就是吉林舒兰的老黑沟,小鬼子的报复计划马上就开始施实了。小鬼子从齐齐哈尔调来第三十八联队第三大队进驻吉林蛟河讨伐以宋德林为首的抗日武装后,就直奔吉林舒兰的老黑沟,小鬼子得到的情报是吉林舒兰老黑沟的人,个个都是反日的顽固分子,人人都和皇军对抗,枪杀日军的都是这里的人,也就是“老黑沟没有亲日的人,不是八路都是胡子,要全部消灭,一个不留。”就这样,小鬼子经过周密准备之后,第三大队于1935515日由汉奸朱子岐带路,从蛟河出发,向吉林舒兰的老黑沟进犯,开始对老黑沟进行疯狂围剿和屠杀。

小鬼子有计划地分兵三路,对位于老黑沟的桦曲柳顶子,柳树河子,榆树沟,青顶子等村的村民实施包围,进行疯狂的大规模屠杀。

在桦曲柳顶子村小鬼子屠杀村民二百多人,鬼子把村民堵在屋里杀死,然后烧房焚尸,或是将村民驱赶到桦树林边,挖坑活埋。柳树河子胡家店是一个大筒屋客店,这里成了小鬼子的又一杀人场所。鬼子将抓来的七十二个村民,先用刺刀杀死,后又把客店烧毁。尸体被烧得扭曲萎缩,无法辨认。

青顶子屯坐落在吉林舒兰呼兰河北岸,南岸有一个月牙形的水泡子,人们称为月牙泡。在月牙泡岸边,鬼子让抓来的村民三百多人面向月牙泡跪下,用机枪疯狂扫射,然后将尸体推入月牙泡。小鬼子还将村民每人捆在一棵树上,然后端着刺刀猛刺,小鬼子野兽般的狂笑和被害村民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令人惨不忍睹,毛骨悚然。小鬼子以杀人取乐,还采取了另外一种屠杀形式,将村民双手背过去,用铁丝拧住,从两臂间穿一根水曲柳杆子,每根杆子穿二十多人左右,硬逼村民成排跪下,然后鬼子用机枪扫射,木杆齐刷刷压在死去村民的背上。看着村民一个个痛苦地死去,小鬼子一个个咧开大嘴放声的开怀大笑。

小鬼子对村民实施的惨不忍睹的暴行,在院子里给小鬼子做饭的李奶奶没有在现场感受得到,但直觉告诉她,小鬼子肯定是在杀人了,而且,危险很快地也会轮到院里的几个女人。

李奶奶名叫李秀云,原来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妇女团当班长,和冷云、胡秀兰、杨贵珍都在一个班里,十月底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被小鬼子发现,后半夜,小鬼子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包围上来的小鬼子,急忙组织力量向外突围,这场战斗多名抗联战士牺牲,其中妇女团也有多名女战士牺牲, 女战士李村花和丈夫李强在这场战斗中双双牺牲,留下了六岁的女儿小铁梅无人照料,突围出去后,团长便安排年岁稍大些的李秀云带着小铁梅,回到居住地吉林舒兰的老黑沟安顿下来,李秀云让小铁梅叫自己奶奶,带着小铁梅回到村里住下,家里也成为抗联的密秘联络站,李奶奶对自己的身份和有关抗联的半点信息绝对保密,任何的足丝马迹半点不漏,哪曾知晓不到两年,鬼子杀进村里,又面临厄运。

李奶奶判定鬼子枪杀村里的老乡后,这几个做饭的女人自然也是难逃厄运,尤其是年龄尚小的小铁梅是战友的后代,绝不能落入鬼子的手里被残害,在拾掇山羊肉时,就小声地对两个年轻媳妇说,“咋也要跑出去,到了晚上鬼子回来,咱就遭殃了,还不得死在鬼子手里。”一个媳妇满脸哭相,带着哭腔,“咋跑出去呀,吓死了。”李奶奶从容不迫,满脸地淡定和刚毅,“没事,到时听我的,跟着我跑就是了。”

李奶奶边切山羊肉,边想着逃出去的办法。

此时的村里已没有男人的叫声了,鬼子杀光了村里的男人,开始瞄向村里的女人,再听到的都是女人受到蹂躏时的哭叫,此时太阳已坐在西山头上,不能再等下去了,再等下去就是鬼子对院里几个女人的奸淫和杀戮了,两个鬼子在门口抱着枪打着瞌睡,见时机已到,李奶奶小声叮嘱铁梅几句话,就端起烧得滚开的一盆水悄悄地走近一个鬼子,将满盆滚烫的开水全浇在这个鬼子的头上,在这个鬼子嚎叫着痛得满地打滚的的瞬间,只见李奶奶飞快地抄起鬼子的长枪,一刀刺进另一个打着瞌睡没明白怎么回事的鬼子的胸膛,接着又给了被开水烫得半死的鬼子胸口一刀,见两个鬼子都死了,李奶奶朝两个年轻媳妇低声喊,“快跑,快往山里跑。”说罢,右手挟起小铁梅飞身跑出院子,见另两个媳妇已跑出村外,往山里奔去,这时,李奶奶听到了鬼子的叫喊,李奶奶不能再往村外跑了,再跑只能被鬼子追赶上,就趁鬼子追赶两个媳妇的时候,拐弯跑到自己家的院子里,把几捆苞米秸盖在菜窑口上,又快速地从侧面掀起菜窑盖,把小铁梅送下去,接着自己也斜着身子滑到菜窑里,因为将要盖上菜窑盖时,李奶奶用另一支手对菜窑口上的苞米秸做了伪装,外边是不易被发现的,李奶奶只想等到天完全黑下来再想逃出去的办法了。

菜窑里一片漆黑,李奶奶紧紧地抱着吓得浑身打着哆嗦的小铁梅,附在小铁梅耳边用极小的声音说,“别害怕,等天黑了奶奶带你逃出去,千万不能出声,让鬼子听见就没命了。”小铁梅真的被吓坏了,这么小的孩子,哪见过这样血腥的场面,她是亲眼看着奶奶刺死了两个鬼子,那两个被刺的鬼子都大张着嘴,胸口流出来血把衣服都染红了,地上也满是鬼子身上流的血水,李奶奶是带着小铁梅在鬼子的叫喊声里跑出来,现在躲在菜窑里,真可谓惊魂未定,惊恐不已。李奶奶更紧地抱着小铁梅,“不怕,不怕啊。”李奶奶不知道两人躲进菜窑里时,从附在苞米桔杆的菜窑盖裹带进来一只老鼠,这只老鼠突然被带到菜窑里,摔个半死,还过神来,也是在惊恐中到处乱窜。小铁梅浑身颤抖个不停,李奶奶就抱着小铁梅摸黑往菜窖里边挪,哪知踩到了吓得到处乱窜的老鼠,“哧”的一声老鼠尖叫,再次吓到了小铁梅,“啊”的一声,小铁梅也叫出声来,这时在菜窖里也能影影约约听到外边鬼子的叫喊声,这可把李奶奶吓够戗,瞬间就捂住了小铁梅的嘴,小声说,“千万别出声呀。”小铁梅还是小声说了一句“耗子。”“知道,咱不动,不说话,耗子不会咬咱们。”菜窖外又响起一阵鬼子的叽哩哇啦的叫声,之后鬼子的脚步声和乱叫的声音渐渐远去了,李奶奶又小声对铁梅说,“不怕,天黑了,咱就跑出去,别怕啊。”小铁梅不知声了,在漆黑的菜窑里,李奶奶抱着小铁梅,菜窖里的老鼠乱跑乱窜的声音都听得真真切切,除此以外,菜窖里一片寂静,

李奶奶就这样抱着小铁梅在菜窖里等着天黑,感觉过了好长时间,李奶奶放下小铁梅,告诉她别动,自己摸索着找到梯子,悄悄地爬上去,轻轻地把菜窖盖掀开个缝隙,见天早已大黑,只是不远处有几堆篝火,火堆旁有仨仨俩俩的鬼子在走动,李奶奶又观察一会,这才回到梯子下边,摸到了扶着梯子的小铁梅,小声说,“奶奶带你逃出去,记住了,千万不能说话,不能有声音,让鬼子听到就会抓住杀了咱们,能记住吧。”小铁梅惊恐得浑身颤抖又似乎是变得很懂事,连连点头,小声说“我不说话,不出声。”

李奶奶一手挟着小铁梅,一手爬梯往上来,轻轻掀开菜窖口,观察近前并无鬼子,眼见一片乌云飘过来,正好遮挡住月亮,李奶奶又四下看看,没有发现异常,就探出身子,挟着小铁梅爬出了菜窖口,伏在地上又观察一番,便瞄着腰向西边的山里跑去。李奶奶在村里已住了大半年,对村里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路特别熟,左拐又拐地就跑到村边,这时月亮探出头来,把整个村子照得通明,“什么的干活?”李奶奶被远处的两个鬼子发现了,“站住,不站住开枪了。”接着就是枪声。李奶奶拚命地往山里跑,边跑边回头看,见有两个鬼子边开枪边追了过来。小铁梅这时吓得“哇哇”直叫,李奶奶抱着小铁梅跑,跑出去五十多米身上没了力气,越跑越慢,鬼子却步步紧逼到近前,李奶奶气喘嘘嘘,实在是跑不动了,就往山脚下近前的一个大石头后边躲去,李奶奶跑到石头后,突然被一个人拉到近前,毫无准备的突然的举动,让李奶奶吃惊不小,部队出身的经历,又让李奶奶条件反射一样挥拳打过去,结果,挥拳的手臂被一只有力的大手牢牢地抓住。月光下,李奶奶认出是村里的猎户刘二柱,见刘二柱手里提着板斧,李奶奶心里有了底,气喘嘘嘘地说,鬼子到近前了,我引开鬼子,说着,就抱着小铁梅继续往山里跑,“花姑娘的,别跑的。”鬼子叫着从大石头旁边又追下去,就在两个鬼子绕过大石头的刹那间,猎手出身的刘二柱从石头后边突然窜了出来,手起斧落,斧头在月光下闪着寒光,一斧头砸在一个鬼子的头上,另一个鬼子感到身后有情况,回头的瞬间,还没看清楚是怎么回事,锋利的板斧已落在脖子上,刘二柱出手利落,三五秒钟就要了两个鬼子的命。

“二柱,你不能回村里了,跟我走,投活路去。”李奶奶气喘嘘嘘地调头对刘二柱说。

“往哪走啊?”天越来越黑,见鬼子并没有追上来,刘二柱瞪着眼睛说,“我家六口人都让鬼子杀害了,活下来的就我一个,哪也不去,就和鬼子死拚,给家人报仇,你要走就快走吧。”

李奶奶见劝说不动,只好星夜逃往吉林市区,此时夜已深,天上滚动着片片黑云,星稀月无,李奶奶带着小铁梅行至半路实在是又累又饿,李奶奶就带小铁梅投奔路边一老乡家待到天亮,讨了饭吃,早晨又赶路,到了第二天的下午,才赶到位于吉林市区北山脚下的姚记杂货铺,投奔了姚记杂货铺的老板姚掌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