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教育

(2011-05-23 11:38:25)
标签:

校园

(陈小辉)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场所:班级,是学生学习知识、人格成长、个性发展三位一体的环境:因此班级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哲学家亚斯贝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学生在一个班级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班级文化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文化。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班级加以比较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班级的学生想追求、行为方式上,确定存在着差别,这就是不同班级文化的表现。这种差别可能不是教师有意造成的,它却潜在地、以无意识的形式影响着这个班级中的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学生健康的生命得到展示与张扬,同时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很好切入点。它对促进学校“三风”(班风、学风、教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创建班级物质文化:追求高品位——把班级环境的建设权还给学生。

我们认为: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主任在学校给的良好环境设备基础上(如宽敞明亮、空气流通、视听效果佳的教室等),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我们要求:班级教室的布置,要体现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与特色。班集体奋斗目标,是维系班级师生奋斗的纽带。各班集体奋斗的目标言简意赅,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之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生活,不仅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起到时时刻刻提到教育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具体做法和要求是:

(1)课桌、座椅、讲桌按定置图摆放整齐,清洁无污渍,无粘贴物、无刻画、涂抹痕迹。

(2)地面无纸屑、无污渍。

(3)墙壁无污迹、印迹。

(4)门窗明亮、窗帘悬挂整齐。

(5)清洁用具等物品摆放有序。班级无人带零食。

(6)名人名言、标语牌、国旗等应齐全并无灰尘。

(7)开辟“学习园地”、“每周一星”等,将学生好的作品在园地中展示;将每周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在“量空”中展示、闪耀。

(8)每周一期黑板报,有主题、质量高,图文并茂;不限期的编辑手抄报,版面新,内容全,别具一格在教室的每一寸空间里得到延伸。

(9)每班要有温馨门语、班训、班规、座右铭等项目。做到:班训上墙、门语上门、座右铭上桌,在教室的每一寸空间里得到延伸。

(10)设置“艺术栏”、“文化栏”、“名人栏”等,在其间布置师生书画作品、名言警句、各种常识等等,充分开发班级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

(11)设置“鲜花窗台”、“图书角”,让花香、书香飘满教室,让学生时时有一种温馨家园的感觉。

由于美化了教室的环境,做到了教室环境的布置“特色+美化”,因此,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体现了学生的情操,又倡导了健康向上的班风,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2、班级行为文化的有机指导:讲究巧安排——把班级活动的组织权还给学生。

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同学会、联谊会,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的学科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拓展,尽情表现,即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玩中学,学中玩”,让全班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近几年来,我们在校内举办校园文化展览,并借助校园广播站、篮球队等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各类素质竞赛活动。在校外,我们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参观、访问、调查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去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四月份远足踏青,祭扫先烈参观烈士陵园。利用“六一”儿童节表彰大会、教师节等重大节日举行教育活动,在暑假则开展“吃苦夏令营”、“科技夏令营”,走进大自然,深入科技馆,磨练意志,增长见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连续几年组建的“护校队”,既监督了广大学生的行为礼仪等文明习惯,又引导了学生向正面茁壮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班级精神文化中的德育渗透:培育好班风——把班风的培育权还给学生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个学生都感致力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有意或无意的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创造一个尊师、爱班、勤学、守纪的浓厚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中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所以班化建设也集中体现在班风建设上。因此,在现代化班集体建设中,我们要求每个班级必须树立“每个学生集体建设的主义”的观念,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旁观者,使学生个个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在班集体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才干,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新的自我。

我们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以开展主题班会为主,如:“诚信对我说”、“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安全在我心中”、“真诚、合作、团结、协作”这些主题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使学生领悟了什么是“博爱”,什么是“诚信”,什么是“互帮互助”……于是就有了我们的“凡人哲理”,“只要我努力,就是最棒的”、“不怕学习差,就怕习惯差”、“做个学习的小主人,同学们的好榜样!”一句句“凡人哲语”犹旭一颗颗珍珠闪烁在班级的每个角落,成为成长的精神大餐;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班级里的发现”大行动,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访谈、上网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道德素质。

三、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我们狠抓了班级文化建设,因而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当然,班级文化是一项长期、细致的系统工程,而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可塑性极大,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优秀的班级文化环境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沃土和摇篮。正因为如此,我们长期坚持、高度重视高品位班级文化建设,以高品位班级文化建设来带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推动现代化教育,从而为培养更多更优秀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为社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作为应有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