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天午睡,笑笑迷糊中醒来,正准备上前抱她,笑笑在床上打滚,嗷嗷叫,说:“在家里玩,不出去,不出去,不出去。。。”,一直重复。看看笑笑,连眼睛都没睁开呢,不知是醒着还是睡着,后来脑袋歪在爸爸肩膀上,又睡着了。
我发现这种情形发生过不少次了,有时半夜里说梦话,都在说不要什么什么。。。每次,都忍不住纳闷,那语气那情形就像在做噩梦一般,我的宝贝,难道你心里有深深地恐惧吗?可是又实在猜不透为什么会恐惧。
看看笑笑最近害怕的几件事吧:
害怕出去玩:这个单指出门前的那一段时间。每次带笑笑出门玩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要编造各种能吸引她出去玩的理由,不禁考验你的智力,更考验你的听力。每次一听到我说“咱们出去玩吧”,那边笑笑就开始暴躁,跺脚,嚎叫,哭闹,嘴里喊:“不出去玩,不出去玩,在家里,在家里”,即使我答应她说不出去了,可仍旧安抚不了她的情绪,往往会气急败坏好一阵子,然后就是赖着爸爸。
后来,我改变策略,不直接说出去玩了,而是趁她高兴先悄悄给她换了衣服,等换完衣服再想办法把她包出门。可后来即使这样也不成了,看到我拿衣服,就开始尖叫“不出去玩”。在发展到后来,吃完饭,笑笑就开始担心的大叫“不出去玩”。
对笑笑这种表现,我真是很无奈,为什么这么不喜欢出门玩,可是真的出门了,又在外面玩疯了般不愿意回家。
害怕睡觉:这个指晚上临睡前的一段时间。白天虽然也不想睡觉,但不如晚上闹的厉害。白天,笑笑很喜欢在床上玩,躺着,坐着,反正可劲的折腾。可到了晚上,你如果说:“该上床了”,必定又惹的一番尖叫“不睡觉”,哪怕她的眼光已经发直,困得睁不开眼了,也不愿意上床。每次,都是用书哄着她先上床。然后看到我拉蚊帐,又开始哭闹。我的头大呀!
害怕熄灯: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恐惧,前一段,有一阵,笑笑特别害怕光与影交错的空间。尤其是楼下有车开过,车灯照进窗户,笑笑就会吓得钻进我的怀里,说有影子有影子。后来,慢慢知道了影子是咋回事,不害怕了。但现在又开始害怕熄灯。
我不知道是因为笑笑害怕黑夜,还是害怕睡觉。因为熄灯代表着要睡觉。每天晚上,为了能够熄灯费劲了心思。如果开着灯,笑笑会兴奋会继续玩,这睡觉时间越来越晚。可是如果熄了灯,笑笑就会哭闹,声音里听上去仿佛有点害怕,仿佛又不是,我也说不上那种感觉,问笑笑是害怕黑夜吗?不回答。
所以,每次我都用讲故事分散她的注意力。昨晚,也是如此,给她讲两只小山羊过独木桥的故事,果然,笑笑听的入了迷,笑爸关灯的时候没有任何反应。故事讲完了,笑笑大叫:“不要熄灯,开着灯睡觉”。我只好赶紧再讲,可故事总有结束的时候。好哄歹哄,总算没怎么大闹。眼看笑笑马上要睡着了,我刚要舒一口气,笑笑又睁开眼大叫“开着灯睡觉”。我简直想要跳起来!
后来,费了半天劲总算把她给哄睡了。结果,凌晨,笑笑迷迷糊糊大叫:“开着灯睡觉”,我起身一看,这妞正在说梦话呢!我拍拍她,便继续转身睡了。
我一直纳闷,笑笑也没有受到过惊吓,为什么对这些事表现出这么害怕的情绪呢,尤其是对熄灯。笑笑看书,对那些带黑夜的书特别喜欢,比如那本《吃黑夜的大象》,还有一本《小老鼠学画画》,里面有一页,几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黑色,黑烟中只露出小老鼠的眼睛。难道是这些书对她的影响吗?
*********************************
写完上面的文章后,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孩子怕黑的文章,摘抄了一些片段,希望对自己还是对有类似情形的妈妈有所帮助:
你两岁的女儿开始怕黑了,说明她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她已经知道,在夜里,即使她看不见任何东西,那件东西还是存在的,只不过被黑暗遮掩住了,所以才看不见。孩子们在两岁以前,还不懂得“东西看不见却存在”的道理,也就是说,他们对外界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他们不惧怕黑暗,“无知者无畏”嘛。
但是,两岁的小孩儿还不是“唯物主义者”,所以他们不会明白,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并不会在黑暗中滋生出来。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象出一些怪物,或者又大又凶的狗藏在黑暗的地方了。即使你开灯让她看了没有东西,她仍然认为有可怕的东西藏在黑暗的角落里,就是她白天最喜欢的动物玩具,在夜里也可能变成了怪物。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
孩子的恐惧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法分辨现实与梦幻的困惑。就像他相信圣诞老人会在圣诞前夜悄悄送给他礼物一样,他也同样相信会有怪物藏在他的床底下。
下面有一些办法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克服怕黑的心理:
交流。鼓励你的孩子说出他害怕什么。有的父母会认为与孩子谈论他害怕的东西,会使他们更加害怕,因而索性避而不谈。其实,让孩子发觉他所害怕的东西是什么,并且一五一十地告诉你,这是克服怕黑心理的第一步。
认同他的恐惧。我们应该理解他害怕的感受。父母可以先对孩子说:“我知道你感觉黑暗很可怕。”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孩子:“但是,我也知道黑暗里没有藏着任何东西去伤害你。”最后,你可以和你的孩子绕着房间走一圈视察一下:“这是你的衣服,这儿放着你的积木,这儿放着你的小车……”
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并不能使他勇敢起来,反而给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恐惧。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敢告诉你他害怕了,他怕你把他看成一个胆小的孩子。取笑和轻视同样会使你的孩子把他的恐惧掩盖起来。
给予支持和鼓励。孩子们都很信任自己的父母,所以解决孩子怕黑的问题只需要父母有相当大的耐心就可以了。
允许他对恐惧的‘痴迷’。令人吃惊的是,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源于自身的动力去克服他的恐惧。他们也许会不断谈论他们害怕的事物,也许一遍又一遍地问一些问题,也许让父母重复讲同一个恐怖故事,还可能把他们害怕的事物融入他们的游戏当中。通常这种“痴迷”是孩子们本能地自我抵御恐惧和克服恐惧的一个方式。
寻求解决办法是说找到一个使他认为安全的做法,比如,在房间里安一个灯光比较暗的夜灯或者小台灯,也可以让他抱着心爱的小熊使他有一种安全感。无论怎样,最重要的是让你的孩子也想办法,献计献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害怕使他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攻击,但是想办法解决它,就能够使他重新又得到他失去的那些力量和能力。
克服怕黑小招数
1、把孩子的玩具小动物在窗台上摆成一排,像士兵一样保护他,打败那些入侵者。
2、把一瓶“驱魔降妖”水放在孩子的床边,告诉他有了这瓶“神奇水”,怪物就不敢靠近了。
3、帮助孩子找几句驱除不安的话,像“怪物走开!”之类的,大声念出来。
4、有的孩子能从一些物品中找到安慰,或许穿上爸爸的T恤衫睡觉就有了一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