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形结合解决“归一归总”问题

(2020-04-29 17:29:00)

丛台区学步桥小学   马雪洁

我们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归一”就是先求单一量、再求其它量,而“归总”就是先求总量,再进行平均分配。看是简单的一句话,可要引起学生们的深刻思考,在这两个量之间蕴藏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所以我分析如下:

一、归一问题轻松解决。

采用先画图理解情景问题的数量关系,借助数形结合寻找解题思路,最后列式解决。体现了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几何直观可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只要你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形形色色的图形,只要能把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即可。

例如:一、二、三年级共有270名学生,每个年级3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一题两解:

一图两式:

可以横向观察:每一大行表示一个年级,把270人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每个年级的学生数,列式为270÷3=90(人)。再把每一大行平均分成3个小格,就用90÷3=30(人)。

也可以纵向观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格:3×3=9(个),就表示三个年级一共有9个班,再把总人数270人平均分成9份,每份就是每个班的人数,列式为270÷9=30(人)。

这种方法对于归总问题同样适应,直观、明了、形象,更利于学生观察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也可解决此类问题。所以画图是关键,必须在图中标明已知条件和问题,把文字性的东西就在图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归总问题迎然而解。

1、归一——归总:买5辆玩具车要120元,买9辆这样的玩具车需要多少元?

从题上看:一个小格表示1辆汽车,5个小格总共120元,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把120元平均分成5份,求出每份数就是每辆汽车的钱数:120÷5=24(元),再求9个24元是多少?也就是说一个小格也表示24元,当然学生立即得到解答:24×9=216(元)

在仔细观察图1和图2,图1学生容易看明白,比线段图更直观,显而线段图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文字题形象化,再画出图形就更直观化。

2、归总——归一:同学们做早操,排成6排,每排正好8人,如果排成4排,每排多少人?

这道题和上面的两题比较:两条格子长短相同,两条线段也长度相等,其实间接告诉我们做早操的人数是相同的,总人数不变。区别就是分的份数不同,相对应的每排的人数就有所不同。只要找到这道题的关键就不难解决,所以此类问题用画图的方法迎然而解, 再想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的领域可见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之前的人教版教学中,让学生从条件分析或从问题分析,并找出数量关系,再写出每步求什么,最后列式解答。现在教北师大版就觉得先这样教更人性化,看来数学知识只需动手画一画图都难不倒学生,只要勤钻研,多思考,相信你在数学的领域越走越远。

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尽量发掘“数”与“形”的本质联系,借助数形结合的“慧眼 ”,探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生才能逐步形成数形结合思想,并使之成为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和发展数学的工具。这样,学生变“学会”为“会学”,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在数学学习中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这是我们数学教学着力追求的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