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手札 |
背景:一个法国女人在离开日本的前夜,与一个日本男人发生了一夜情,并发现那竟然是爱情.法国女人感到害怕,她曾因爱情而受到过很重的伤害.从幽暗的咖啡馆里出来,站在街头,他们被茫茫的夜色包围着。
法国女人:广岛的夜难道没有尽头吗?
日本男人:广岛的夜永远没有尽头。
法国女人:我喜欢这样……喜欢无论白天黑夜都有人醒着的城市。有时不该去想世上的种种困难,否则,人就会感到窒息……你走吧,离开我吧!
日本男人:天还没有亮呢……
法国女人:没有亮吗?广岛的夜是没有尽头的,可是我们即将走到了尽头。
这是一段很经典的台词,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提起《广岛之恋》,我想即使是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也一定听说过这部很经典的影片。
《广岛之恋》以充满简短的下意识的闪回镜头,表现了一个法国女演员在日本广岛拍片期间与一个日本建筑工程师之间迷惘的爱情故事。影片一开始是1945年广岛遭原子弹轰炸后的恐怖景象,到处是被摧毁的房屋,烧焦的泥土,残缺的肢体和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之后影片跳跃到1957年,一位法国女演员为拍摄一部宣传和平的影片来到日本,在回国的前一天与一位日本建筑师邂逅,两人迅速堕入情网。然而女演员无法沉醉于这浪漫的奇妙缘分,因为她在与日本工程师的交往中不时地回想起初恋情人,一名占领她家乡内韦尔的年轻的德国士兵。女演员把日本情人当作往日的德国情人,向他诉说当年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痛苦,而日本情人回应她的是一记耳光,把她从无法自拔的记忆唤回到现实的世界。女演员要告别过去,可现实带给她的依旧是痛苦——与日本情人分别的痛苦,两人在广岛的街头徘徊一夜,分别之际他们彼此呼唤的不是对方的名字,而是两个饱受战争蹂躏的伤心之地:广岛和内韦尔……
《广岛之恋》最终想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有人说是爱情,有人说是反对战争,还有人说是时间与记忆。影片主题的多义性为观众的主动参与留有了广阔的空间。广岛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惨状警示人们必须牢记历史,忘却意味着背叛;而女演员恍惚无法自拔又告诫人们只有忘掉过去才能享受今天的和平和快乐,而对这一切的把握全在观众心中,影片本身只是呈现着、交待着、描述着。
人们一定都听说过玛格丽特·杜拉,她1914年出生,曾在巴黎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她被称为“难以描述的女人”,一生充满了惊世骇俗之举,展现了汪洋恣肆的才华。《广岛之恋》就是由杜拉作为编剧,阿伦·雷乃任导演的作品。
众所周知,《广岛之恋》是法国左岸派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左岸派是一个由文学家出身的电影导演组成的松散的小型影人圈子,因常常聚集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由于艺术趣味相投,创作主张相近,他们彼此切磋技艺,相互帮助,保持着较为长久的友谊。左岸派的主要成员有阿伦·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里斯·马尔凯、阿伦·罗布-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赫亨利·科尔皮等。他们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或团体,而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他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从事电影创作较久的导演,另一类是以搞文学创作为主的作家。
左岸派导演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杜拉河格里耶都是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们担任编剧时却强调专为电影而写作。有人将左岸派电影称为“作家电影”,这就规定了这些“电影作家”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最低限度的电影技能;二是影片中明显地表现出导演的个性,并且要在一批影片中一贯地展示出自己的风格特征,这个特征就是他的“署名”。所以重要的不是他的某一部影片,而是他的一系列影片;三是影片必须有某种内在的涵义,导演必须通过他使用的素材来表现出他的某种个性,并且这种个性应贯穿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
左岸派电影和他们的文学作品一样,非常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开掘和表现,并且特别擅长运用银幕形象变现知识分子复杂的潜在心理状态。左岸派将影片的表现重点放在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用纪录式的手法。左岸派影片中常常大量出现回忆、梦境、幻觉及想象的世界,而整部影片也因游走于过去和现在,真实和虚幻,现实与梦想之间而显得抽象深奥,晦涩不清。左岸派创作以心理时空架构影片,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巴赞的纪实美学,并把它拓展至心理真实的层次,《广岛之恋》就被认为是对电影结构方式改革做出历史贡献的优秀作品之一。
左岸派还具有创作风格严谨和现代主义色彩浓厚的特点。左岸派电影强调精雕细琢,尽善尽美。在左岸派电影艺术家看来,剧本是创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电影需要有专门为之编写的剧本。左岸派电影的导演不但要求有优秀的剧本作为拍摄的前提,而且对影片创作的各个环节,如结构、摄影、表演、剪辑、音乐等方面都强调精益求精。左岸派的电影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而尤其以杜拉和格里耶的作品味甚。这两位作家以前是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他们的电影作品承袭了新小说注重描写人物复杂精神世界,展示人类意识与潜意识活动的风格,在表现上又具有电影语言的特色,其非线性的结构、跳跃性思维以及潜意识活动都集中体现了现代电影的重要特征。
我认为,《广岛之恋》强调的并不是故事本身,也不是主题如何,而是重建一种电影的风格,也正是在这一点上,阿伦·雷乃得作品确定了其在电影史中的地位。
五十多年来,世界的影坛只要提到戏剧家阿伦·雷乃创作的影片《广岛之恋》,就不能不想到关于战争、关于迷惘、关于悲悯、空虚、焦灼、还有性格异化、奇遇分离、死别爱情,等等等等,关于人的情感,人性呼语,人生无奈,全都是关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折难与隔磨。
影片《广岛之恋》画镜偏爱的是回忆、梦想、诉说、错觉、想像,还有潜在意识、神精驿动等等人思维方式。这正好体现了左岸派电影的特点之一。
忘掉战争,忘掉遭遇,忘掉辱耻,忘掉痛苦,忘掉灾难,忘掉你我,忘掉存在。忘不掉的是,那无名女人一声又接了一声的呐喊,她的扬声,是那么撕心裂肺的啐喊:看我正在忘掉你。看我正在忘掉你。看我正在忘掉你。其实无名女人,你根本,根本,是忘不掉的。你的记忆其实是一种情感。
就这样子,断续的电影。断续的记忆。真正的记忆是会沉淀的,沉淀而结晶,历久而弥新。战争之恶,也是不可能彻底忘记的。无名女人所言“看我正在忘掉你”,只是她的一式幻想。幻想天真。情感记忆。历久弥新。
“我知道了,你的名字叫做广岛。”
“是的,我的名字叫做广岛,而你的名字叫做内韦尔。”
电影戛然而止。留下最后一句耐人寻味的台词。而她的去留已经不再是关键……
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