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在电影中的作用

(2006-10-25 20:33:39)
分类: 电影手札

科技在电影中的作用    进入90年代以来,以数字化为代表的电影艺术的技术性革命对电影文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此,电影本体,电影机制,影像的美学意义,电影接受心理等理论课题都必须放置在崭新的技术语境中讨论才有意义。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与电影发展的关系时,我们应当保持冷静的、思考的态度。既要考虑到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对电影的促进作用,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到高科技对电影艺术的负面影响,从而完成电影文化对物质文化的整合和超越。

纵览近现代历史发展便不难看出,近代世界的变迁与进步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作为艺术,电影的发展与科技进步是息息相关的。一部世界电影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电影技术史,电影艺术史全身披挂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部武装屹立于艺术之林,他博取广纳、兼收并蓄。“仅仅百年,电影便经历了历史的全过程,狼吞虎咽的摄取了一切可取之物。”

当今的电脑控制影像的方法已经被应用在构筑情节、进行拍摄和剪辑的过程之中。钱学森先生曾经对电影中电脑的运用做出过准确的预测:“有了剧作家写的电影剧本,就能通过电子计算机和光电技术、声电技术制造出电影来。开始时也许是电子计算机只造背景,人物动作还是真人演员扮演,然后综合成片子。也许最后真人拍摄的部分逐渐减少,主要是计算机造电影了。”在数字成像特技发展之初,数字成像主要被用来制造背景和删除画格中不需要的影像(如影片中支撑特技演员的保险钢丝)。这些方式依然被广泛应用在现代电影中。在影片《真实谎言》中,电脑合成的阿尔卑斯山环抱下的城堡显得那么灿烂辉煌,是因为镜头中的特殊的光亮效果是用数字化技术处理的。在影片《阿甘正传》中,那位被截掉双腿的越战老兵显得那么真实,正是因为数字化特技将老兵的双腿从镜头中删除了的缘故。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不仅仅是改变镜头中的形象了,而是创造形象。看过斯蒂文·斯皮尔博格的《侏罗纪公园》的人都不会轻易忘记那喘着粗气、嘴巴还不断咀嚼着的恐龙形象。这个影像不是实物拍摄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但却显得那么真实可信。用“真实可信”来修饰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形象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然而,由于创作人员对动物共性(光线变亮,恐龙的瞳孔就相应缩小等)的细致了解,再加上电脑几乎无所不能的成像能力,观众的感觉是真实的。这种真实实际上来自人们对恐龙与其他动物的比较和参照。或者我们可以说,由于虚构的恐龙形象是按照与观众本身日常生活中对其信号(光线、色彩、结构、运动、音响等等)的理解相一致的方式来制作的,符合了观众的视听经验,因此它们看起来是真实的。《侏罗纪公园》的动作设计师就是在研究大象、犀牛、巨蜥和鸵鸟的运动规律中取得它们所制作的恐龙的各种特殊步态规律,然后再加上一些推论而制作成功的。在现代电影中,“真实的虚构物”已经越来越多,除了恐龙之外,《阿甘正传》(FORESTER  GUMP)中的羽毛、乒乓球,《终结者续集》中的T2000型金属机器人,《深渊》中的水下生物,《格斯拉》(GODZILLA)中的变异后的巨蜥,兔子罗杰等等。

数字化技术给传统电影带来的冲击还刚刚开始。按照美国大导演斯皮尔博格的提议而进行的数字化素材库正在制作积累之中,估计七八年的时间就可以正式启用。有了这种素材库之后,一些常用到的片断就不必耗费巨资和时间去拍摄了,只要从素材库中选取相应的段落,再加以修改即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使得电影作为一种产业更具竞争力。这种数字化素材库到将来不仅仅是自然风景和场面,还会有人物角色。1996年,美国加州艺术学院教授米隆·爱默里曾说过:“今天,电脑图像的角色并不真实,但五六十年后,由于电脑技术的极大提高,电脑及软件将能计算出如何制作同真人一模一样的角色。”其实,爱默里的预测还稍显保守,在影片《乌鸦》的拍摄过程中,影星布兰登·李(Brandon  Lee)在该片还没有拍完就已经身亡。这在过去就只能更换演员。如今,利用SGI设备采用数字化技术将他的形象与影片的情节相融,就可以得到“电脑扮演的演员”了。在《阿甘正传》中,肯尼迪总统不是演员扮演的,而是纪录片中的形象被数字化技术改造后的结果。

电影与技术始终是相伴而生的。在电影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科技是电影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的诞生,前提就是“腊盘发声”技术的运用。从标准银幕到宽银幕立体声,还有光学镜头、感光胶片、机械性能等技术的改进和变革,都给电影的制作开拓了新的天地;尤其是视频、电脑、激光这些新的高科技在电影上的应用,更是扩大了银幕的创造力,使其形象、语言焕然一新。

高科技的魅力无处不在。《无极》有1000多个特技镜头,《情癫大圣》的特技花费1亿港元,科幻、魔幻电影目前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创作主流。

科技可以产生经典电影。很显然的一个事实是,让人瞠目结舌、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仅靠在几个最好的景点拍摄是产生不了的,而特技可以提供。感官震撼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影响心灵,到了这个程度,纯商业也能成为经典。“魔戒”三部曲就是这样成为经典的。

在美国,电脑特技如今是确保电影票房的最大卖点,但《星球大战》三部曲等影片由于过分卖弄,造成剧情内容单薄,故事叙述不连贯,人物性格苍白,感情贫乏。如果特技不与剧情和塑造人物有机结合,数字电影很可能会进入无生命力和人情味的死胡同。

《幽灵的威胁》是电脑数码技术的集大成。卢卡斯拥有自己的电脑数码特技公司ILM,所制作的视觉效果堪称一流,让观众的感官得到奇特的享受。应该承认,《幽》的特技是十分新颖,无可挑剔的。但是该片与《星球大战》三部曲一样,由于过分卖弄特技,造成剧情内容单薄,甚至连故事也叙述得很不连贯(尽管卢卡斯自夸很会叙述故事);人物性格苍白,感情层面几无。许多观众看了后,除了一些古怪形象的感受外,脑海一片空白。看来卢卡斯提倡的数字电影很可能会进入毫无生命力和人情味的死胡同。

所以,高科技对于电影的影响也是两方面的,这一点,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科技在电影中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