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语言活动:《小鸭找妈妈》教学反思
(2013-03-17 16:07:2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心得 |
领域 |
语言 |
活动类型 |
文学作品欣赏 |
活动内容 |
小鸭找妈妈 |
|
活动来源 |
|
实施时间 |
|
|||
教材分析 |
托班的孩子集体意识还比较缺乏,在游戏活动中,常有掉队现象的发生,期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要和大家在一起,体验不离开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的喜悦心情。 |
|||||
活动目标 |
1、懂得在幼儿园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能随便离开集体。
2、学说短句“不要离开大家”。 |
|||||
活动重点 |
学说短句“不要离开大家”。 |
|||||
活动难点 |
|
|||||
难点形成原因 |
|
|||||
难点解决策略 |
角色扮演,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幼儿学说短句
|
|||||
活动过程 |
设计依据 |
|||||
一、教师边操纵玩偶边讲故事。 二、教师与幼儿讨论。 1、鸭妈妈带小鸭子去干什么? 2、哪只小鸭子跟金鱼去玩了啊? 3、后来他怎么了?他为什么会哭? 4、鸭妈妈找到鸭宝宝了吗? 5、小鸭找到妈妈后,他是怎么说的? 三、全体幼儿一起表演故事,教师扮演鸭妈妈,小朋友扮演鸭宝宝,另一位教师扮演金鱼。鸭妈妈带鸭宝宝到河里玩,他们在水里游啊游:玩得真开心。金鱼游过来说:小鸭子你们好!那边比这边更好玩,我带你们去那里。小鸭子说:不去,我不离开大家。教师引导其他幼儿一起说“不去”,“我和大家在一起”等等。 |
|
活动反思及重构 |
首先是故事情节,原有的故事是小黑鸭离队找不到妈妈而感到害怕,为了让孩子有更深刻的体验,我添加了狡猾的狐狸正等待着把它当美味的午餐,知道离队的危险。其次,我用形象可爱的小动物卡片演示情节发展,因此孩子们注意力非常集中。故事后,我进行了情境表演,考虑到孩子们语言发展的缺乏,对于对白式的表演还有困难,于是我扮演鸭妈妈,孩子们扮演鸭宝宝一起去玩,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 当然感触最深的是活动最后,我对孩子们说:“宝贝们,我们要回家去喽,快到妈妈身边来。”大家都非常迅速自觉,是表现最好的一次归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