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班科学《有趣的纸》评课

(2010-06-12 19:13:48)
标签:

听课反思

教育

分类: 教学研析

在本次园内优质课的开课中,观摩了王老师的一节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纸》,科学活动在平常的教学中是接触比较少的,在这节课中,还是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之处:

一、生活化的取材

纸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生活用品,中班幼儿对纸的认识也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尽管如此,但平时的生活中幼儿很少会去留意关注纸的特性,其实在纸身上有着非常多的奥秘,这些奥秘与它们的用途也息息相关

二、清晰合理的目标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已经可以用比较直观的感觉感知物体特性,并可以运用简单的记录进行表现,在这两个目标的达成中,王老师清晰地用了边观察边记录这种一一对应的形式,反复让幼儿对正确使用记录表进行巩固,从效果看,还是较好地完成了目标

三、妙趣横生的探索

在认识纸的特性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且对触觉的探索又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深入了解了纸的软度和厚度,层层递进地引导幼儿挖掘各种特性。最后对吸水性的认识运用了一个小实验,让幼儿自己操作、探索记录,将教学的主动性自然地迁移到幼儿身上

 

建议:

1、  在导入活动认识了三种纸后,让幼儿了解各种纸的用途这一环节我认为可以省去,这些内容容易将教学领域误导到社会领域,且浪费了过多时间。我建议将其放做最后的延伸活动,幼儿在认识了各种纸的特性的基础上,再回去想一想、找一找,不同纸的特性会有哪些不同的用途

2、  在操作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纸的软度和厚度这两个特性比较难以发现,而教师也只是让幼儿通过触觉来探索,我认为可以用些指向性的指导语,如对于软度,教师可让幼儿拗一拗、折一折,比较下哪个容易折,哪个不容易折;对于厚度,可否将三者放于一个平面,侧面进行观察,让视觉是触觉两者结合着比较

3、  虽然该活动探索的内容较多,除了最后的实验观察,其余五种特性均是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导进行集体探索的,比较单一,我认为可否将探索形式再丰富些,如可选取2~3种特性先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原有经验进行预测判断并记录,然后再进行操作探索,从这一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