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芷溪最爱的片花、文稿 |
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的。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很简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值、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因为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第三种叫做友多闻,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了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所以,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叫友直、友谅、友多闻。
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损者三友。友偏辟,就是性情暴躁缺乏理智的朋友。于丹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外国富孀,这个老太太家财万贯,她自己想要招聘一个司机,她就在全国范围内发出招聘广告,说我要看看那个司机的驾驶技术最好。千挑万选从众多的应聘者里面最后选出了三个人站在她面前,她给他们出了同一道题,她说如果我车子前方是个悬崖,我考考你们的技术,你能把车停在离悬崖多远的地方。第一个司机说我技术好,我能把车子停在离悬崖一米的地方,稳稳的刹住;第二个司机很不服气,说我技术比他好,我能把车子停在离悬崖十公分的地方,我还能停住;第三个司机说,我不象他们俩,我远远看见悬崖我就停住了。后来老太太就录取了第三个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技术永远不是最终的保障。人规避风险的理智才是他根本性的前提。也就是说,这第三个人之所以被录取,不是靠他自己逞能,而是靠他的明智。
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诉你,你在这一辈子里面所做的所有事情,内心是应该以朋友作为一个坐标的,这种标准有可能是防微杜渐的。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就像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交到什么样的朋友。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除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外还有一些交友原则,这些原则又是什么呢?
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他说他的一个朋友跟他讲说你给我写一副字我挂在书房里,你要让我非常简单的让我每天看了以后就有用的一句话,他想了半天就信手写了一个叫“常想一二”,那个朋友不懂,说为什么是这么四个字,林清玄就给他解释,他说大家都说这个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那么我们就算认可这个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吧,但是起码还有一二如意事。我帮不了你太多,但是我只可以告诉你,就常想一二吧,想一想那些快乐的事情,去放大快乐的光芒,去抑止心底的不快,这就是一个朋友能够为你做的最好的事情。
原则就是: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这让我豁然开朗,在我极度不快的时候,就是看了一篇博友的文章得以缓解的,这是后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