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钟山——美丽之源

(2010-01-15 08:41:04)
标签:

神钟山

富蕴

额尔齐斯河

可可托海

北屯

新疆

旅游

夕阳

摄影

哈萨克

杨树

分类: 新疆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

一河一天地,额尔齐斯河从阿勒泰山奔腾而下,一路欢歌,如造物主般,创造了一方生机勃勃、姿态万千的河谷气象。

一石一世界,一块完整的巨石,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神钟,屹立在额尔齐斯河谷中,屹立于人世间,默默地等待着一鸣惊人的未来。

 

离开美丽的小城布尔津,乘车近百公里,走过无边的荒漠和起伏的山岗,我到了北屯。

从这略带土气的地名可以看出,这也是一个兵团创造的奇迹。这里不过是阿勒泰地区交通枢纽,周边并无什么值得推荐的旅游景点。之所以特意提起它,只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新疆特点的地方。

这个“鸡鸣闻四国”(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中国)的交通枢纽在行政地图上不过是一个县城,但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师却将师部设在此地。从政治级别上来说,部队上的师级应该对等地方上的市级,这就在北屯造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北屯县城不过是216国道与318、319省道交叉路口附近的几条街道,很小,想寻家银行的我一不小心就走穿了;而农十师师部却颇具规模,各项设施应有尽有。这就是新疆特色,地方与兵团互不管辖。对于我们旅游者来说一定要注意这点,因为在车站选择班车的时候,有时候选择前往目的地的兵团会更加方便。

 

沿216国道向东约200公里就是因“天富蕴藏”而得名的富蕴县。这是一个遍地矿产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地方,热情的哈萨克族司机兴致勃勃地为我描述这此地的富有和淘金者的传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到这“天然矿产博物馆”当然不是来淘金挖银的,只为了那一直追寻的美丽绸带——额尔齐斯河。

为了这金山银水的美丽,我徘徊在静静的河滩;为了交汇口的惊鸿一瞥,我流连于布尔津县郊的荒草丛中;为了它的光影奇迹,我在五彩滩边用完了相机残留的最后一定空间……但我仍在追寻,终有一天我会到圣洁的北冰洋看它的最后消逝,现在先去追寻这条冰冷的北疆脊梁之源。

可可托海,这最冷的蓝色河湾是额尔齐斯河流经的第一座县城(在蒙古语中,可可托海意为“蓝色的河湾”。可可托海因曾测出零下60度的低温,而被称为“中国第二寒极”,第一为漠河);县郊的神钟山则是这一切美丽之源。 

 

从富蕴到神钟山沿途一路山水,山的浑厚,水的轻盈,一动一静,相互映衬地使山更加硬朗,水越发地柔美。丰富的矿产带来了山石的斑斓,哈萨克优美的乐曲和神圣的饰物唤起了水花的激荡。山山水水,形形色色,一路的景色交错闪现,神钟山景区也在此时伫立眼前。

神钟山——美丽之源

没有引人眼球的宣传,没有络绎不绝的游人,甚至没有响亮脱俗的名字,一块山顶的奇石,一个空旷无人的停车场,一方新铸的石碑,就是神钟山景区的大门。这样的一切在低沉的乌云下简单得甚至有些悲凉。

与之相对应的是神钟山景区精心设计的票价,10元的大门票把各类证件打折的损失减到了最小,50元必买的区间车票(因为景区全长将近10公里,步行来回的话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准备是不可能的)则确保您手中的人民币还是落入景区的口袋。只是门可罗雀的现实配不上工作人员的匠心独具。不过专车的接送和一对一的服务(因为此时景区并无其他游客)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山崖上奇异的花岗岩给了神钟山谷不一样的风骨。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

不同于大西北广袤无垠的戈壁,温和的微风没有了震天动地的鬼哭狼嚎,也没有了狂风雕刻不朽山峰,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如盆景般精致小巧的奇石;湿润的气候掩盖了苍凉悲壮的漠漠黄沙,消散了刀劈斧凿的雄浑大气,却孕育了这千姿百态充满生气和趣味的奇峰怪石。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

(这山边奇石好似一对可爱的小猪母子,猪妈妈正带着身后的儿子在四处张望)

神钟山——美丽之源

(山崖的岩石画出了百兽之王的面目,而挺立的小树则为此间的凶猛增添了一抹亮色)

一条蜿蜒的柏油公路串起了整个美丽的盆景园,你所要做的只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可以了。而且无需拘泥于旁人对其的命名和想法,只要我喜欢,我高兴,就可以了。

 

路边是哈萨克族的房子。土墙围起了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围起了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天堂。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

相比于黄土夯实的墙体上满目疮痍的沧桑,乱石砌成的篱笆更具特点。

神钟山——美丽之源圆润的鹅卵石,锋利的片石、粗壮的白桦木杆,纤细而错综的树枝和荆棘,就组成了眼前别具特色的万千行色和百态千姿。它可用来防卫贪吃的动物,抵御来袭的风沙,而对于我,这只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勤劳朴实的哈萨克人,用一切最原始最自然的材料,展示了马背下的智慧和诗歌背后的才情。

 

造就了这一切安逸和静谧,还是那条创造了准噶尔盆地以北无限美丽的额尔齐斯河。

这条自东向西流淌的蓝色纽带,没有一丝南唐李后主“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惆怅和伤感。自从离开了冰冷、圣洁的加勒格孜嘎峰,这条阿尔泰山孕育的河流,就不断将美丽和富饶带给人间。

神钟山——美丽之源

它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美丽。秀丽的河谷不过是前行的通道,两旁的绿树只能静静地守护,蓝天白云也只是默默的看客,看着它前行,看着它流淌,看着它的一起美丽和神奇。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清冷的河水从身边流过,它很静,静得只感受到微微的寒风;坚硬的磐石激起了晶莹的浪花,它很美,美得激情四溢,美得慑人心魂。

 神钟山——美丽之源河边的树木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它,挺拔的青松屹立于河岸;因为有了它,弯曲的山柳将树梢伸到路上,或将半个身子探入水面;因为有了它,树皮斑驳的白桦树展露不屈的坚韧和树下飘落的残叶。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

山边的花草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它,红、黄、白、紫……各色斑斓星罗棋布地散落人间;因为有了它,各色野花争奇斗艳、娇嫩欲滴;因为有了它,牛儿在此漫步,鸟儿在此歌唱,蜂蝶在此起舞。

神钟山——美丽之源

四围的山峦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它,陡峭的岩壁点缀上了班驳的青绿;因为有了它,高耸的山峰被葱郁的树林包围;因为有了它,无情的岩石充满了生的气息和动的活力。

神钟山——美丽之源

其实,这的人才是最幸运的。松树和野花的芬芳,与青草和泥土混合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散;潺潺的流水,隐隐的鸟鸣,微微的清风;各色野花,各态苍松,各形山石……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从听觉、嗅觉、视觉上刺激着游人的感观,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神钟山——美丽之源

从沙漠到山谷,从戈壁到松林,从黎明到黄昏,从黑夜到正午,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它的美丽从未改变,它的魅力从未减弱,因为它是额尔齐斯河。

 

沿着额尔齐斯河前行,转过一座铁桥,便到了神钟山。此处距额尔齐斯河源头约40公里,当地人也称它为阿米尔萨娜山。

如果说独木成林的景象并不少见的话,那么独石成山的奇观虽非独有,却也不常有,而如神钟山这样壮美高大的雄伟巨石则更属罕见。

神钟山——美丽之源

抬眼望,那块巨大的灰白色花岗岩体拔地而起,就像一口雄奇的巨钟倒扣在蓝色绸带的南岸。“峭壁插云,悬崖逼水,孤峰傲立”(《无限风光在新疆》)的赞誉实不为过。

登上对山的栈道,眼前的巨钟则更为神似,高约千米的巨钟屹立于苍松翠绿之中。白桦、青松、云杉托起了巨石的雄猛,青苔、沟壑则写出了大钟的沧桑。

神钟山——美丽之源

大自然的魔幻无与伦比,仅仅数米的登高竟让神钟山前的林木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参天的青松忽隐忽现,让我的每一次回眸都惊讶于时空的变幻。

细看之下,神钟山石还暗藏玄机:神话中奋力向上的怪兽,漫画般纯美的少女,无不与巨石同在。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黑色的岩石勾勒出的流水曲线,状若天瀑飞泻,似要洗尽神钟万年的铅华,但我觉得它更像是巨石伤感的泪流。

 

关于钟形巨岩的形成,在当地哈萨克民间还有一段伤感的传说。

相传阿米尔萨娜与兄弟洪台吉为争夺父亲的王位而发生矛盾,相战数日,双双阵亡,为纪念兄妹俩,后人将巨石命名为“阿米尔萨娜”。据说数年前,曾有牧民从后山攀上山顶,发现上面残存有一口巨大的破旧铁锅和一把断裂的铁剑。至于真假,就无处考究了。

其实对于这样为了权力而泯灭亲情的禽兽,人们无需纪念。神钟石上的泪痕已是对这对兄妹无知和凶残的哀叹。

 

其实人们无需编造这样的传说,因为独石从未孤独。神钟山有额尔齐斯河的相伴,千百年来从不寂寞,而且正如这两株亲密无间的伴侣,它们的相守也将到海枯石烂。也愿天下的有情人生死相依、天长地久。

神钟山——美丽之源

回到富蕴,如有时间还可在穿城而过的额尔齐斯河边漫步,到沿河的杨树林中小憩。

冲出山谷、流入城中的额尔齐斯河平缓而宁静,初入人间的激情已经淡漠,奔腾的咆哮也已换成了成稳的步伐,不变的只有那美丽的河水以及孕育神奇的魔力。

神钟山——美丽之源

杨树林清幽宁静,为当地人放松休闲之所。欢快的虫鸣与爽朗的笑声交织,让人心情愉悦。但我更爱这林中落日的阳光。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

也许是我太爱落日,每到一景都在期盼黄昏的降临,每到一处必会想象其落日的景象,并乐此不疲。我不知道相机的感光片是否会抱怨我的无情,而且我知道我会坚持下去,因为那从繁密林丛中散发的金色光芒,那细叶粗枝间透出的绚丽夕阳,这样的美景又有谁不爱呢?

神钟山——美丽之源

神钟山——美丽之源

这是视觉的盛宴,这是美丽的绚烂,这是色彩的震撼,嫩叶为之华丽,枯枝为之娇美,人们也为之沉醉,为之流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