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2010-01-05 09:08:23)
标签:

鸣沙山

天籁之音

兵团

易经

布尔津

沙漠

边境

新疆

旅游

摄影

照片

额尔齐斯

分类: 新疆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小得无人知晓,小得人迹罕至,小得我原想一笔带过,甚至根本不会提及。

不想昨天下午,路过家旁的工地时,发现有几个小孩正在一堆建筑用沙上快乐地玩耍。一个个满是泥污的面庞,一声声爽朗欢快的笑语,让我决定与大家分享这段短暂的快乐。

也许玩沙是多数儿童的天性,在我记事的二十多年间,从乡村到城市,从万里黄沙到路旁的工地用沙,都会不时出现小孩玩耍的身影。我甚至能非常清楚的回忆起,儿时放学后,去帮铲沙过滤的情景。不为了别人的赞扬,不知何为学雷锋,只为了那指间流过的一粒粒细沙。

妈妈洗衣时的抱怨,爸爸出门前的训诫,都从没有改变我心中的热爱和渴望,只是岁月带来的矜持和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掩盖了那略带幼稚和野性的欲望,但只要一个触发,哪怕是小小的沙丘,那尘封心底已久的激情都会重新被点燃。

 

说到沙滩戈壁,在广袤的大西北可谓随处可见。只要兴致到了,脱下鞋子,任意跑上一座无人沙丘,然后坐在沙山顶端饱览四周的苍凉,任凭烈日当空,任凭狂风拂面,任凭流沙将身子慢慢掩埋,坐等大漠落日。这是一种激情的宣泄,也是一种梦想和境界的追求。

09年的初夏,我将多年的激情释放在了边疆的北国,释放在了边境无人的沙丘——伊万大叔叫它“鸣沙山”。

在中国,被称为“鸣沙山”的旅游景点举不胜举,最著名的当数敦煌月牙泉边的美丽沙山了。但试问那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游客中又有多少人曾听到过那传说中的“天籁之音”?商人的叫卖和吵杂的喧嚣早已将其淹没,骑骆驼的乐趣和滑沙的刺激也让不远千里来此的游人忽视了如虬龙蜿蜒的美丽沙山。

最美的天籁之音只存在于最纯的大自然。

 

离开仙境瑶池般的白沙湖,伊万大叔依然用他飘着俄罗斯民歌的车子带着我在边境线上行驶,略带俄罗斯口音的普通话介绍着一个个兵团连队的位置;讲述着一个个英雄儿女传奇的故事;为我描绘着一处处中哈边境线上无人知晓的美景……

我只是静静地听着,默默地享受着这北国边疆的一切,甚至还有这位俄罗斯老头不按常理的开车方式(一般人在开车走坑洼不平的道路时,都会因为避免底盘被刮而选择走路脊即凸起部分,而伊万大叔却喜欢走大车压出的路槽即凹陷部分。他对此的解释是这样开得快),直到他吐出那不经意的三个字。

“鸣沙山”,一座会发出鸣响的沙山,一座人迹罕至的会发出鸣响的沙山。

这不经意介绍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夜空,激起了我童年的激情。

“何不就此放肆一下?”我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前往的决定。

 

因为紧邻分隔两国的额尔齐斯河,这里的沙山不似“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那样的纯净,杂乱的野草点缀着无垠的黄沙,绿色的生机模糊了死亡的无情。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这一切的美丽都被神奇地复制着,一样的万里无暇,一样的妙笔点睛,只是黄沙变成了蓝天,绿草换成了白云。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车轮还在松软的沙土上滑行,我就迫不及待地冲出了车门。

发疯式地在沙地里奔跑,不去理会沙坑遍布的崎岖不平,不去理会枯枝暗藤的阵阵刺痛,不去理会烈日当空的炙热火辣……这是一种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没有旁人奇异的目光,没有羞涩矜持的心理压力,我像儿时一样的沙地里奔跑、向着那最高的沙山奔跑,最终也像儿时那样摔倒在松软坑洼的沙地里。

坐在沙坑里的我满是沙土,但我却像个十岁的顽童,不舍得站起,也没有擦去满脸的细沙,只是静静地坐着。任凭沙粒从脸颊滑落,任凭朵朵白云在蓝天中飘过,任凭时间如风般流逝。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不过我也记起了手中的相机,塞满沙粒的快门来不及清理就被我无情地按下,只因我太爱周围的一切。它不一定很美,但它是我的梦。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蓝天、白云、黄沙、枯枝、绿叶,都承载了太多儿时的轻狂和童真的幻想,它们都是我的梦,不变的梦,最美的梦。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天空中飘过的云彩将这片小型沙漠分成了一明一暗两个部分,阴凉到来的清爽却让我从梦中惊醒,因为阳光下闪耀金光的黄沙才是梦开始的地方。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这是一处不高的沙山,蜿蜒的山脊留下了我深深的脚印。(走过沙山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其中的艰难,松软的细沙犹如无形的双手会拖住你前行的脚步。每一步向前还必然会带来流沙的滑落,举步不前只是常事,尽力向前却滑回山脚也不新鲜。因此选择从较低处的山脊开始上山是最佳的方法)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每一个足迹都是一次甜美的回忆:儿时门前小小的土堆、放学路边脏乱的泥沙、泥猴一般却神情倔犟的少年、第一次在海滩上狂奔……一个个青涩而纯真的画面伴随着我一步步地向前。

 

突然,一阵轰隆隆的巨响在耳畔激鸣,伴随旷野间的狂风,大量的沙粒从山顶滑落。这就是鸣沙山的天籁之音!

这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根本无需自己去滑动那些松软的沙粒,也无需伏下身子去减少喧嚣对纯净的干扰。你只需静静地坐着,等待着,等待自然之风所带来的美妙乐章,等待天地间迸发出的奇响。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细小的流沙在如丝绸般润滑的沙面上滑落,如同一幅锦缎张挂沙坡,若金色群龙飞腾,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奏,响声震彻云霄。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风声在旷野间激荡,沙声在沙山上轰鸣,这就是大自然最雄浑的交响曲,最优美的合奏乐。它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忽而声响如万马奔腾、忽而柔细若琴若笛。

我的心也随之滑落、随之鸣响、随之陶醉。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听着这样的天籁之音,看着四周广阔的沙漠,我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这个无名的沙丘。

虽然伊万大叔叫它鸣沙山,但我并不认同。这不过是借用了别人的名字而已。

它自然、淳朴的美完全可以配得上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甚至无名又怎样,那不过是一个代号,一个无意义的代号,美不需要满山的游客,不需要金钱的铺就。自然最好!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也许这还不是此地最高的沙丘,但那又如何,谁也无法预知这游龙般的山脊会将你带到何处,是天边?是云端?不知道,而且也无需知道。正如《易经》中的所说,人到了乾卦九五爻“飞龙在天”和坤卦六五爻“黄裳元吉”就很好了,如果再往前一步就要“亢龙有悔”和“物极必反”了。只要心到了,何必一定要征服,静静地欣赏不是更好吗?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前行的道路不会有尽头,一个沙丘过后还会有另一个沙丘,重要的不是人到哪,而是心看得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沿途的风景固然美丽,但心底的震撼才是长久的回忆。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没有滑沙板,最原始的滑沙更为刺激;没有畏惧,与沙粒最近邻的接触只是一种宣泄。疾驰而下的快感伴随着沙丘的轰鸣和山风的呼啸达到顶点,但那也是最后的高潮。

时光在风声中流逝,烈日在沙声中西下,来时的脚印早已消散,但记忆已常留心间。

鸣沙山——人迹罕至的天籁之音

一次最原始的滑沙,一道深深的印迹,是我最后的回眸,只希望它能保留更为长久。

 

白沙湖的宁静和美丽让人几乎无法呼吸,所做的只是静静地欣赏和聆听;鸣沙山则是另一种风格,同样人迹罕至的外衣下是无尽的黄沙和呼啸的山风。在这,你已无需矜持,也不必担心亵渎,奔跑、呐喊才是属于这片无人黄沙的宣泄,才是与这地下轰鸣奇观最匹配的合音。

这不是一部经典的影片,因为它的结局早已注定,甚至情节也已被猜透;但这仍是我难忘的记忆,因为它的简单和质朴凝结我儿时的梦想以及岁月尘封下的激情,也许还有一些人类激情最原始的释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